近期在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出現新一代中遠程轟炸機轟-6N,轟-6N是共軍改良自轟-6轟炸機的最後款,可用來進行核子武器系統的攻擊,轟-6N擁有與運油-20空中對接加油的能力,航程得到進一步延伸。
從轟-6甲到如今特殊改裝的轟-6N,大陸空基核力量體系正逐步完善。最新改裝的轟-6N新增「王炸助力器」,在運油-20輔助下,轟-6N航程大幅提升,只需一次加油,就可以飛抵美國本土。
過去有人以為轟-6N只是「老樹開花」,加裝一支加油管而已,其實整體性能都得到一定升級。轟-6N具備掛載東風-17的能力,若再搭配長劍-20巡弋飛彈,那千里以外都可以進行攻擊。
轟-6N換裝渦扇-18發動機、數據陣列雷達,大陸還構建體系化作戰模式,「智能蜂群」完全可以先轟-6N一步掃清障礙。更遠的打擊能力與更強勁的動力,決定轟-6N能夠抵達更遠的地方,不論是南海還是阿拉斯加、夏威夷。
大陸轟-6N作戰半徑已覆蓋日本海和西太平洋。圖/取自騰訊網
其次是核常兼備,早在去年中俄聯合巡航期間,轟-6N就與俄羅斯圖-95升空。加上高超音速飛彈、蜂群無人機的存在,和中國在電磁彈射、量子通信領域的優勢,都讓美國的防線充滿壓力。
美國早在很多年前就構建三大島鏈,而隨著解放軍海空力量越飛越遠,也將印度洋納入第四島鏈範圍,也就是從瓜達爾港(Gwadar Port)、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迪戈加西亞(Diego Garcia)最後到南極洲,美軍划出一道弧形對華封鎖鏈。
第一島鏈是封鎖中國近海力量、第二島鏈是切斷戰略支援中樞、第三島鏈是攔截洲際導彈與戰略轟炸機,那第四島鏈便是遏制能源與貿易通道。四條島鏈本質就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如今轟-6N現身讓美國感受到壓力,島鏈的設計並不十分安全。
西太平洋格局正加速重構,而央視節目所透露出來的信號,值得西方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