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中共至少有600顆核彈頭 2035年達1500個 

東風-26是大陸極具威懾力的中程彈道飛彈。圖/取自大公網
東風-26是大陸極具威懾力的中程彈道飛彈。圖/取自大公網

陸委會引用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研究資料,今天(9日)發布「大陸情勢季報」,中共目前至少有600顆核彈頭,增速超過任何其他國家,核武庫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共2035年達到預估發展1500個核彈頭的上限,「三位一體」核能力主要依賴陸基型,海基型少量、空基型薄弱,運用手段單一,隱蔽性較低。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資料顯示,中共2035年達到預估發展1500個核彈頭的上限,此一數量相當於當前俄羅斯和美國核武庫約三分之一。

中國大陸核彈頭庫存量約為美國的16.2%、俄羅斯的13.9%。中國大陸核彈頭當量(核武器爆炸釋放的能量單位以每噸TNT計)尚不清楚,據信老式和精度較低的飛彈搭載百萬噸級當量彈頭,新型遠程飛彈搭載數十萬噸級當量彈頭,有些彈頭當量可能更低。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2025年報告顯示,全球核武庫擴大升級中,大陸估計擁有的核彈頭數量為600枚,自2023年起以每年100枚的數量增加,現居全球第三位

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彈頭不會部署在發射器上,而是存放在儲存設施。隨著飛彈繼續部署到發射井,情況可能有所改變。每個核發射器攜帶1個核彈頭,配備「分導式多彈頭」(MIRV)的東風-5B型洲際彈道飛彈估計最多攜帶5個核彈頭,而東風-41型估計最多攜帶3個核彈頭。

約有一半東風-26型中遠程核常兼備彈道飛彈搭載常規彈頭,另一種新型東風-27型洲際彈道飛彈(DF-27 /CSS-X-24)正在研發,可能也用於常規打擊。東風-27型射程從5000公里至8000公里不等,列為長程彈道飛彈(IRBM)或洲際彈道飛彈(ICBM),也作為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

研究分析指出,中國大陸核武庫以陸基型核彈頭為主,有376個占總數80.3%;海基型核彈頭有72個占總數15.4%;空基型核彈頭有20個占總數4.3%。
中國大陸「三位一體」核力量主要依賴陸基型,海基型少量、空基型薄弱,運用手段單一,隱蔽性較低。美國陸基型核彈頭占總數23%(800/3500);海基型占55%(1920/3500);空基型占22%(780/3500),另有戰術核彈頭200個,顯示美國「三位一體」核力量以海基型為主,隱蔽性高,陸基型與空基型配置平均,運用手段多元。

俄羅斯陸基型核彈頭占總數44.3%(1254/2832);海基型占35%(992/2832);空基型占20.7%(586/2832),另有戰術核彈頭1477個,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偏向陸基型,海基型與美國有明顯差距,空基型與美相當。

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2025年年鑑報告顯示,全球9個擁有核武的國家(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北韓)在2024年持續進行核武現代化,升級現有裝備,還增加新版本。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