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即將於明(10日)召開黨代表大會,針對不分區立委任期「2年條款」的存廢問題,原本黨內分成正反兩派,然而,隨著現任主席黃國昌及不分區立委黃珊珊的明確表態,預計大會將朝向落實「2年條款」的方向討論,讓新一波立委名單在2026年有機會進入國會歷練。
「2年條款」是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在2020年與2024年兩次大選時所提出的承諾,要求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任期只做2年,期滿後交棒給後續順位者。此舉旨在擴大黨內人才庫,讓更多人有機會進入國會歷練,並利用立委經驗進一步參選地方公職。
根據這項規定,包括黃國昌、黃珊珊在內的8位現任立委,職務將在2026年1月31日終止;對此,現任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曾向《梅花新聞網》表示,她完全尊重黨的安排。
知情人士透露,儘管柯文哲在選後面臨司法案件,但他對執行「2年條款」的意志從未動搖。他認為,這是民眾黨與黨員及支持者之間的「君子之約」,所有不分區立委都已簽署辭職信,理應兌現承諾。
在外界好奇民眾黨立委對「2年條款」的態度時,黃珊珊於臉書上公開力讚候任不分區立委王安祥為「即戰力」,外界解讀黃珊珊的態度是落實「2年條款」。
隨後,黃國昌也態度明確地表示,將會執行柯文哲的意志和決定;黨內「雙黃」的接連表態,讓這場原先山雨欲來的爭議氛圍逐漸平靜。
目前黨內仍有不同聲音。部分中南部黨代表私下串聯,希望在黨代表大會上提案暫緩實施。他們認為,如果立委在2026年2月就卸任,將導致失去黨公職身分,難以繼續經營地方。這可能讓民眾黨在2026年地方選舉中面臨經營斷鏈、聲量與資源籌措困難的困境,進而影響2028年的總統大選布局。
不過,從目前黨代表提案的內容來看,5個相關提案中有4個傾向支持落實,僅1個主張暫緩。這顯示民眾黨內部的意見已逐漸取得共識,預計將會以實踐「2年條款」為最終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