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攻堅——矢志強軍向一流》宣傳片中,中國大陸展示最新無人化作戰模式,尤其是「智能蜂群」,分開為單獨的作戰單元,精準狙殺又快又狠,合則威懾力十足,全域感知能力不容小覷。
應對解放軍登陸,美國不僅製定巷戰和地雷戰策略,還推出轟動一時的「複製者計畫」,凖備向台海部署大量無人艇、無人機,形成數量壓制效應。
美國從大型精密平台轉為分布式小型智能集群,通過低成本的投入,消耗解放軍高價防空飛彈。「複製者計畫」投入並不算低,初期投入10億美元採購無人裝備,其中有9.9億美元都用來買「彈簧刀」無人機,8月底之前完成部署。
數據顯示,美國無人機中有92%零部件都屬於中國製造,產能根本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從技術路徑上看,美國「複製者計畫」正衍生出一種全新的概念——「蜂擁行動」,也就是蜂群技術,彼此相互配合,主要依託人工智能或網路通信自主完成任務。可看出美國對無人化系統的發展思路,那就是自主性、低成本和高效率,向軍隊提供海陸空層面的支援,削弱敵方感知能力。
中國大陸蜂群技術路徑不同,採用母機空中釋放,就算沒有GPS也可以自主作戰,對敵目標發起精准打擊,為後續部隊突襲占領掃清障礙。大陸已知蜂群無人機型號有用於監視偵察的「飛蛙」、火力突防的「飛鯨」、精準點殺的「黑蜂」大多呈編隊出擊,對敵方形成威懾力。
母機則是指前不久航展上亮相的「九天」無人機母艦,安裝有異構蜂巢任務艙,可以一口氣容納上百枚巡飛彈或小型無人機。數百架無人機出征,宛如「飛蝗」一般執行偵察、打擊、清除障礙等任務,最重要的是大量消耗敵方防空力量。
根據兵棋推演,這些無人裝備,將可以代替士兵,承擔起多達90%以上的高危任務,整體作戰效率提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