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近日推動立法,意圖將反貪腐機構納入其欽點的總檢察長之下,引發罕見的戰時抗議。雖然他事後緊急撤回法案,但一項知名民調機構的調查顯示,此舉已動搖其戰時累積的高支持度,信任度降至半年來最低點。
上月下旬,數千名烏克蘭人曾在基輔及其他城市集會,抗議這項快速推進的政策。隨後,澤倫斯基與其執政黨迅速撤回原案。
這項由「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yiv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KIIS)所做的調查,是烏克蘭主要民調機構首度針對爭議後公眾情緒進行的調查。KIIS在7月22日國會通過該法的隔天啟動調查,結果發現,有58%的烏克蘭人信任澤倫斯基,低於5月的18個月高點74%,以及今年2至3月的67%。
外界批評,上月針對反貪機構的變動之所以激起民怨,主因在於通過的過程倉促、透明度不足。打擊貪腐與改善治理體系,是仰賴外援的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關鍵門檻,而歐盟入會則被許多人視為抵禦未來俄羅斯軍事壓力的重要保障。
儘管規模遠小,這波示威仍被拿來與2014年推翻親俄總統、轉向親西方的「廣場起義」相提並論。
KIIS指出,在不信任澤倫斯基的受訪者中,最常被提及的原因是貪腐問題(21%)與其對戰爭的處理方式(20%)。該機構補充說,澤倫斯基的信任度早在抗議前便已呈現下降趨勢,但示威「無疑對下滑趨勢造成影響」。
KIIS記錄的澤倫斯基戰時最低信任度出現在2024年12月,為52%。最新調查涵蓋烏克蘭政府控制區內超過1000名受訪者。
KIIS執行長格魯謝茨基(Anton Grushetskyi)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儘管澤倫斯基仍保有「相當高水準的信任度」,但這一逐步下滑的趨勢應成為警訊。他寫道:「這種持續性的下滑趨勢是一個值得警惕的訊號,基輔政府當局必須加以關注,並做出深思熟慮的決策。」
在承受壓力並提交新法案撤回相關內容後,澤倫斯基表示他「尊重所有烏克蘭人的立場」。
然而,一些接受路透訪問的示威者指出,這場爭議事件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他們對澤倫斯基的看法。外界也曾批評總統辦公室藉戰時之名加強權力集中,對此,總統府則予以否認。
22歲IT工程師阿斯塔菲耶夫(Artem Astaf'yev)說:「在抗議第一天,我甚至想把#12414刺在身上當作提醒」,他指的是該爭議法律的編號。他是首次參與示威,並表示未來可能不會再支持澤倫斯基領導的「人民公僕黨」。
另一名50歲的退伍軍人菲利潘科(Yuriy Fylypenko)則說,這場社會反彈證明即便在戰爭期間,烏克蘭依舊擁有活躍的公民社會。他指出:「我們已經確信,烏克蘭並未沉睡,烏克蘭依然充滿捍衛民主原則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