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在美設廠可免徵100%晶片關稅新政策,致台積電早盤大漲之際,陸港媒體卻看到,台積電近期接連遭逢雙重打擊,一方面是2奈米機密技術洩漏日本,另方面,面對美國不斷加碼台積電投資額,業界與輿論紛紛質疑:「台灣靠半導體保護自己的戰略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根據《觀察者網》、《南華早報》等媒體報導,近日揭露的一起重大洩密案,牽涉台積電2奈米製程技術遭外洩,據檢方調查,涉案人員高達9人,跨足台積電內部研發與試產部門,包括一名前員工陳姓男子。他離職後跳槽日本東京電子(TEL)在台子公司「東京威力科創」,與仍在台積電任職的工程師勾結,疑透過遠端連線進入內部系統、拍攝上千張機密圖片,再將技術資料外洩。
台積電聲明指出,這是透過內部監控偵測異常流量後發現的違規行為,並已採取法律行動。台灣高等檢察署證實,案件進入司法程序,相關人員被聲押禁見。這起案件被台灣高檢署定性為首宗「涉及晶片技術重大竊密案」,將以竊取核心技術罪加重處罰,最高可處12年徒刑與新台幣1億元罰金。
更令人震驚的是,外洩技術可能流向積極追趕2奈米量產的日本晶片國家隊Rapidus。而東京電子不僅是台積電設備供應商,也是Rapidus重要合作夥伴及股東。據悉,Rapidus數週前剛宣布成功製出2奈米原型晶片,技術進展之快,令業界人士懷疑是否與洩密案有關。
一名台灣科技業高階經理直言,「2奈米技術洩漏與美國晶片關稅要求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台灣的戰略脆弱性。所有人都想從台積電分一杯羹,但台灣這種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同時,來自美國的壓力也愈演愈烈。《南華早報》說,美國總統川普本週提前公布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出口產品課徵20%關稅,雖比預期的32%來得低,卻非永久措施。外界普遍預期,美方將以「降稅」作為籌碼,迫使台灣進一步加碼投資美國。此外,川普雖公布投資美國免徵100%關稅,但「232條款」調查尚未出爐,一旦出爐恐造成不少台灣晶片業者恐慌。
川普日前受訪聲稱,台積電若想享優惠,須在美國加碼投資3000億美元,遠超過先前台積電公布的1,650億美元規模。昨天川普又降金額為2000億美元 但台積電回應,現在就是投資1650億美元,其他就不作回應。今年3月台積電與白宮共同宣布,該公司已規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及1座研發中心,預計年底前可量產2奈米晶片。
台積電雖不置評,但美方釋出的政治訊號似很明確:台灣若不配合更多投資與產能轉移,就得付出高額關稅作為代價。不僅如此,媒體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美國甚至以「不准賴清德過境紐約」作為懲罰信號,顯示華府為避免觸怒北京,正逐步壓縮台灣外交與經貿的空間。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與日本一手高舉技術轉移大旗,一手施壓台積電讓利、讓技術、讓產線。「日本偷、美國搶」,形成對台灣科技戰略的左右夾擊。尤其在2奈米尚未全面量產的節點,這場技術與國際政治交織的風暴,可能對台灣造成長遠衝擊。
業界專家警告,若台積電投資與產能不斷外移,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將被稀釋。長期來看,這不僅削弱台積電的技術護城河,也可能令台灣在地緣政治中喪失「矽盾」戰略籌碼。台積電至今仍維持對此次洩密事件低調應對,專家提醒,未來必須提高技術防護層級,強化內控與法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