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湘都市報》報導,6月10日清晨5時,湖南長沙一名27歲女子從住宅大樓35層(約100公尺高)墜落,造成顱內出血、肝膽膀胱腎臟多處破裂及十餘處骨折,送醫時生命垂危。歷經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多學科團隊14小時手術與50天重症治療,患者奇蹟生還,神志清醒、脫離呼吸機,目前已進行後續
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邢偉表示,該名女子從35樓墜下過程中先後撞擊高樹與矮灌木,形成兩次有效「緩衝」,大幅削弱落地衝擊力,為後續搶救爭取生機。
女子送至湘雅三醫院後,醫院立即啟動多學科聯合救治機制,由麻醉科、骨科、神經外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與胸外科共同參與緊急手術,處理顱內出血、內臟破裂與多處骨折。整體手術歷時14小時,最終患者平穩出手術室,轉入重症監護病房。
在後續50餘天的ICU治療中,團隊持續進行高強度感染控制、呼吸支持與脏器功能維護,患者幸未出現院內感染、肢體癱瘓等併發症。
醫學專家指出,年僅27歲的患者具有較強脏器代償與組織修復能力,加上及時送醫與醫療團隊「全鏈條」覆蓋式處置,使其在生命垂危情況下創造「零瘫痪、零感染、清醒脫機」的醫療奇蹟。湘雅三醫院表示,目前患者已進入創面修復與機能恢復階段,預計未來可實現基本生活自理。
根據《刺胳針》(The Lancet)2024年報告,30層樓以上自由落體生還率低於0.01%,而35樓墜落的死亡率超過99.9%。類似奇蹟事件寥寥無幾,如2024年廣西一少女從30樓墜落,正巧落於消防氣墊上僅受輕傷;另一起英國孕婦從10樓墜落,雖母親身亡但胎兒奇蹟倖存。
與此相比,湖南女子的生還並非單靠「運氣」,而是多因素疊加——生理年齡優勢、物理緩衝機制與醫療應變共同構建出「極限存活通道」。
※《梅花新聞網》提醒您: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如果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