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籌劃在白宮園區興建新宴會廳已歷15年,如今這個構想即將成真。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周四(7月31日)宣布,一座造價2億美元、佔地9萬平方英呎(約2500坪)的宴會廳將於9動工,成為自前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以來白宮園區規模最大的翻修計劃。這不僅將擴增白宮的接待空間,也實現川普長年來想打造類似其私人俱樂部華麗空間的夢想。
路透報導,白宮公布的模擬圖顯示,宴會廳內部設有金色與水晶吊燈、鍍金哥林柱(Corinthian column)、鑲金格狀天花板、金色落地燈與黑白棋盤大理石地板。三面拱形窗可俯瞰白宮南側草坪,其中還包括一根嶄新的巨型旗桿,這也是川普為這座歷史建築群增設的新標誌。
川普周四向記者表示:「我一直說要處理宴會廳的問題,因為白宮應該要有一座宴會廳。這將會是個偉大的傳世工程,我相信它會非常特別。」
根據萊維特說法,這座被命名為「國家宴會廳」(state ballroom)的新建築,將設於現行東翼所在地。東翼原為歷任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辦公室所在,相關人員將「暫時遷移」。模擬圖中顯示,宴會廳外觀將延伸至南草坪,一側設有列柱長廊,東側立面為帕拉第奧式(Palladian architecture)設計,帶有古典柱列與山形牆。
整體色調以金白為主,幾乎直接仿效川普位於佛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Mar-a-Lago)主宴會廳之路易十四風格裝潢。川普從不掩飾其設計靈感來自私人俱樂部。
他上周在蘇格蘭特恩貝里高爾夫球場(Turnberry)與歐盟執委會主席會晤時,也曾在該處的水晶吊燈宴會廳中表示:「歷任總統沒人懂得怎麼蓋宴會廳。我大可以直接把這裡的設計複製貼上,那將會非常漂亮。」
白宮表示,新宴會廳將保留行政官邸新古典主義的「主題與建築傳統」,最多可容納650人,是現今白宮最大空間東廳的三倍以上。
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聲明指出:「川普總統骨子裡就是個建築開發商,對細節擁有非凡敏感度。總統與白宮團隊致力與相關機構合作,在保留白宮特殊歷史的同時,打造一座美麗的宴會廳,供未來歷屆政府與美國人民世代使用。」
萊維特強調,這項工程將由川普與其他私人捐助者出資,她形容這座宴會廳為「必要建設」,因為過去歷任政府常被迫在南草坪臨時搭帳棚舉辦大型活動,「非常不美觀」。
她說:「150年來,總統、政府與白宮職員始終渴望在白宮園區內擁有一座能容納更多賓客的大型活動空間。川普總統承諾要為未來歷屆政府與美國人民解決這項問題。」
萊維特還表示,川普近期已召集國家公園管理局、白宮軍事辦公室與美國特勤局官員開會,討論設計與規劃細節。
專門從事古典建築設計的「麥克雷里建築事務所」(McCrery Architects)獲選主導本案。該事務所執行長麥克雷里(Jim McCrery)發表聲明指出:「能獲川普總統託付,協助將這項美麗又必要的整建計劃帶進『人民之屋』,並保留其古典設計的優雅與歷史意義,讓我深感榮幸。」
川普對白宮興建宴會廳的想法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他當時致電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表示願意協助出資建造,但提議遭婉拒。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曾回憶道:「當時估計造價約1億美元,我提出承擔費用,但後來就再沒下文了。」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不過這項「私人出資」的安排,也引發國會議員質疑。民主黨籍眾議員波肯(Mark Pocan)表示:「這顯然是一項重大工程,符合國會監督標準,理當在撥款委員會中討論。」
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在周四簡報中打趣表示:「我很樂意在辦公桌上吃漢堡,沒必要花2億美元蓋宴會廳來吃,對吧?」
白宮歷史協會會長麥克勞林(Stewart McLaurin)在6月職場社群平台領英(LinkedIn)上的一篇文章中回顧過去200年整建爭議。他指出,杜魯門在1948至1952年大規模拆除並重建白宮內部時,也曾遭輿論強烈質疑工程費用過高。
當年羅斯福興建東翼時,也曾被共和黨議員批評浪費公帑,甚至指控他藉工程塑造總統形象。麥克勞林說,儘管初期遭反對,但東翼後來成為支撐現代總統制的重要設施,也逐漸平息批評聲浪。
目前對川普這項宴會廳計劃的評價尚不一致。曾任第一夫人蘿拉·布希(Laura Bush)幕僚長的麥克布萊德(Anita McBride)表示:「我認為這將是個受歡迎的改善措施。未來不必再為大型活動搭帳棚、破壞草皮或花大錢臨時布置場地,而且也更方便邀請更多賓客,畢竟現行國宴廳空間有限。」
拜登(Joe Biden)政府前任國務禮賓司長吉福德(Rufus Gifford)則批評說,川普不宜擅自對這座象徵性建築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結構改造。他說:「美國人民才是川普的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