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西方大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正朝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方向邁進之際,美國國務院周四(7月31日)宣布,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PA)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PLO)官員實施簽證制裁,指控他們破壞破壞和平進程,並將拒發入境簽證,但未具名列出具體人士。以色列外交部長隨即表態支持。
美國國務院聲明指出,PA與PLO並沒有履行他們在《1989年巴解承諾遵守法案》(PLOCCA)與《2002年中東和平承諾法案》(MEPCA)中的義務。
國務院在聲明中指出:「我們有必要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祭出這些制裁,追究PLO與PA不履行承諾、破壞和平前景的責任,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聲明稱,這兩個巴勒斯坦組織試圖透過國際刑事法院(ICC)與國際法院(CIJ)等國際機構,將與以色列的衝突國際化,並持續支持恐怖主義,包括在教科書中煽動暴力與美化暴力行為。
巴解組織與自治政府向來被視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長期以來致力推動國際承認巴勒斯坦國。對於美國此項制裁措施,兩方暫未發表回應。
目前,美國與其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三個盟國之間在巴勒斯坦國地位問題上,外交分歧日益浮現。
加拿大於7月30日晚間宣布,將在九月的聯合國大會上表決時承認巴勒斯坦國,並藉此加大對以色列施壓,尤其是在加薩地區飢荒蔓延之際。
法國日前率先表態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國隨後表示,若加薩戰事屆時仍未停火,將在九月的聯大會議上跟進法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堅稱,此時承認巴勒斯坦國,等同錯誤地獎勵哈瑪斯武裝團體。他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對是否支持兩國方案仍態度模糊。
以色列已譴責法國、英國與加拿大的表態。
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感謝美國的「道德立場明確」,支持對巴勒斯坦官員實施制裁。他表示:「這項行動也揭露部分國家所抱持的道德錯亂,這些國家急著承認虛構的巴勒斯坦國,卻對其支持恐怖與煽動行為視而不見。」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皮戈特(Tommy Pigott)未說明美國此項制裁是否與三國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劃有關,也未否認是否為報復性措施。當被問及制裁時機時,他在例行簡報中回應表示,這是依據國會要求、每半年進行一次的審查報告所作出的決定。
目前尚不清楚簽證禁令是否會波及巴勒斯坦外交人員。根據1947年聯合國「總部協議」,美國原則上必須允許外國外交人員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但華府曾表示,出於安全、反恐或外交政策考量,有權拒發簽證。皮戈特表示,未來可視個案情況考慮豁免簽證制裁。
此次制裁緊接於本周在聯合國舉行的一場國際會議,該會議由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辦,目的在推動以巴「兩國方案」。以色列與美國均拒絕參與該會議。
同一天,美國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也會晤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試圖挽救停滯的加薩停火談判,並應對當地日益嚴重的人道危機。根據全球飢荒監測機構的警告,加薩地區正處於飢荒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