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周三(30日)宣布,美國與韓國已達成一項「全面且完整」的貿易協議,將韓國對美出口商品的統一關稅定為15%。此舉意味著關稅從川普本月稍早於「關稅函」中威脅的25%下調,汽車出口關稅也從25%降至15%。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川普在個人社群發文表示,韓國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約台幣10.4兆元)的投資,由美國擁有並控制,並由我作為總統親自選擇投資項目。此外,韓國將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約台幣2.98兆元)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此外,韓國也同意為其投資目的投入一大筆資金。韓國總統李在明將在未來兩周內訪問白宮,在參加雙邊會談時宣布這筆金額。我還要祝賀新總統當選成功。雙方也同意韓國將完全開放與美國的貿易,並將接受美國產品,包括汽車、卡車、農業等。我們已同意對韓國徵收15%的關稅。美國不會被徵收關稅。我要感謝今天到場的貿易代表。我很榮幸能見到他們並談論他們國家的巨大成功!」
I am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s agreed to a Full and Complete Trade Deal with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Deal is that South Korea will give to the United States $350 Billion Dollars for Investments own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 Trump Truth Social Posts On X (@TrumpTruthOnX) July 30, 2025
韓國總統李在明隨即也在個人《臉書》發文,稱韓國已與美國「完成關稅談判」。他表示,這筆3500億美元的資金「將有助於韓國企業積極進入美國市場,特別是在造船、半導體、充電池、生物技術和能源等我們具有優勢的產業」。李在明指出,其中1500億美元將用於「造船合作,為韓國企業進入美國造船業提供強力支持」。他強調,重要的是實現「互利共贏的成果,而非單方面追求利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這筆3500億美元投資的「90%利潤」將歸於美國人民。這與川普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的美國與日本貿易協議中關於日本投資的說法類似。
截至2024年,韓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實際關稅率約為0.79%,兩國自2012年起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李在明在貼文中表示:「希望透過這項協議,韓美之間的產業合作能夠加強,韓美聯盟也能進一步鞏固」。他強調,韓國將繼續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外交」作為首要原則。盧特尼克則表示,韓國在半導體和製藥方面「不會比其他國家受到更差的待遇」,而鋼鐵、鋁和銅的出口則不受影響,維持現狀。
目前,各國對美國的鋼鐵、鋁和銅出口面臨50%的關稅。此協議緊隨美國與日本達成的類似貿易協議之後,顯示川普政府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與投資合作。
至於台灣的部分,目前官方仍未公布最新進度。但彭博報導,台灣提出高達4000億美元(約台幣11.9兆元)的對美投資,以爭取與日本相同的15%關稅稅率。報導指出,美國要求台灣效法日本承諾更多對美投資,以換取與日本、歐盟及韓國相同的15%關稅稅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達成協議的唯一條件是完全開放市場,顯示台灣必須在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談判團隊持續在華府與美方進行第四輪實體磋商,談判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盼談判達成4項目標: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保障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並促進台美雙邊貿易平衡及科技與國安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