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蔡英文今(29日)出席「民主先生2.0」數位李登輝特展開幕儀式。她在致詞中提及近日的「大罷免」案;蔡英文表示,感謝所有在街頭付出的志工以及特地返台投票的民眾,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台灣民主已深植於人民的日常選擇中。
蔡英文指出,這次「大罷免」再次證明,台灣的民主並非空泛的口號,而是深深扎根於人民的日常與選擇之中。她鼓勵民眾,若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遇到疑問、焦慮或懷疑,或許可以試著與「民主先生2.0」(指李登輝數位特展)分享,一同思考公民參與的意義,並探索自己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蔡英文回顧包含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以及野百合學運等歷史事件;蔡英文指出,李登輝總統時代有野百合學運,捲起推翻威權的巨浪,也有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舉行台灣第一次總統民選等改革,為台灣民主政治翻開新頁,「而我們這一代,面對的則是如何透過擴大公民參與,讓人民的聲音,成為民主最關鍵的一部分,進而深化、精進民主制度,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
蔡英文強調,台灣的民主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在諸多挑戰中凝聚團結的力量,才一步一步開闢出來,在這條民主路上,有時會遇到挫折與失望,但必須相信,每一次人民參與的民主行動,都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的一大步。
蔡英文致詞結束後,媒體高聲詢問「總統怎麼看賴清德總統被美國拒絕過境,是中國的壓力嗎?大罷免失敗誰該負責任呢?賴主席要下台嗎?」但蔡英文並未回應,僅與一旁的貴賓握手致意後便離去。
對於民進黨在大罷免中全軍覆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提到,民進黨2018年縣市長選舉大敗,連高雄都輸了,當時的蔡英文先是辭掉黨主席,再約北市長選戰的「對手」見面,隔年還換閣揆,顯示出了「沒有蹲下,如何躍起?」的態度。
黃暐瀚表示,總統賴清德個人可以堅持固執,但也必須優先「為國為民」,處理包含救災、核電、關稅在內的重大議題,且賴清德也必須考慮到「黨的下一次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