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 美貿易代表:討論川習會安排、確認稀土正常出口

中美高層於瑞典展開第三輪貿易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首日會談歷時五小時。圖/翻攝自DRM News YouTube頻道
中美高層於瑞典展開第三輪貿易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首日會談歷時五小時。圖/翻攝自DRM News YouTube頻道

中美高層官員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展開第三輪貿易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今天(29日)在CNBC頻道指出,本輪協商重點之一是先檢視先前協議的執行狀況,並確認稀土的持續出口,並透露雙方已就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川習會」進行討論,惟日期仍在商定。他強調,不期待本次談判出現重大突破,目標仍是推進實際落實先前共識。

葛里爾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這次談判氣氛友善、具建設性,雙方都希望在維持穩定溝通的基礎上持續前進。他指出,會中檢視既有協議的執行狀況,並確認中方將持續輸出關鍵稀有礦產,「這對全球供應鏈與戰略產業至關重要」。

除了稀土問題,川習會日期也備受各界關注。葛里爾說,「美中領袖會晤符合雙方利益,雙方關係不錯,目前已有初步討論。」但他未透露具體時間與地點,僅稱這是磋商的重要一環。

川普28日在他蘇格蘭的高爾夫度假村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一同受訪時曾表示,中美關係良好,「我們和中國有著不錯的關係,但中國態度強硬,不過我仍樂見中國對外開放」。

此次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首日會談歷時五小時,在當地時間28日晚上8點結束(台灣時間29日凌晨2時)雙方未公布進展細節,預計今天將繼續協商。

外界認為,美方本月取消輝達(NVIDIA)H20晶片對中出口禁令,應為川普對中示好的訊號。美方雖未正面回應,但川普日前明言,「我們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雙方有望在秋季重啟高層會晤。

距離8月12日的談判最後期限日益迫近,若無法在限期內達成長期關稅協議,將引發新一輪供應鏈動盪,甚至可能導致美中貿易幾近中斷。貝森特談判前則透露,雙方關稅休兵可能會再延長3個月。

根據《彭博》報導,談判亦將觸及芬太尼等相關關稅,及大陸遭制裁進口俄羅斯與伊朗石油等敏感議題。報導稱,美中談判只要取得任何突破,都可能為「川習會」奠定基礎,雙方很有可能會在今年秋季於南韓舉行的APEC會議上見面。川習兩人在6月初已通話,當時川普透露,兩人相互邀請對方來訪,也接受對方邀請,而川普將和妻子在某個時間點造訪大陸。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立場始終明確,期待美方本著平等、尊重、互惠原則,與中方一道落實雙方領袖通話共識,透過溝通協商推進經貿合作,減少誤解與摩擦。

有記者則提問,如果檯面上只有「次優協議」,中國是否願意接受;必要時中國是否會退出談判。對此,郭嘉昆直言,「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的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

此次瑞典談判延續日內瓦與倫敦會晤後的協商基礎,目標是將中美領袖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與行動。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近期亦正面看待本輪磋商,稱其為「積極進展」,並盼雙方藉此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