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曝中美關稅休兵再延3月 專家:瑞典談判將是全面利益交換

專家預估此輪中美瑞典談判將為秋季「川習會」鋪路。圖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8年12月應美國總統川普邀請在阿根廷舉行會晤。圖/取自新華社
專家預估此輪中美瑞典談判將為秋季「川習會」鋪路。圖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8年12月應美國總統川普邀請在阿根廷舉行會晤。圖/取自新華社

中美今天(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新一輪經貿會談,由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共同主持,據《南華早報》獨家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雙方規劃關稅休戰延長3個月,避免彼此衝突進一步升高。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指出,此次談判將是全面性的,包括貿易、匯率、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甚至Tiktok等,而美對中關稅總體關稅預估至少仍會維持至少30%。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討論的延長協議,促使雙方在未來3個月內承諾不再追加關稅,也避免以任何其他手段升高貿易衝突。

另據知情人士說,這一輪談判,預料不會出現重大突破,美方仍關切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北京則計劃在會談中向川普政府施壓,要求重新檢視芬太尼(fentanyl)問題而對中加徵的20%關稅,不過雙方主要會是「交換立場」,而不是敲定具體方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上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短影音平台TikTok未來的所有權,也可能會成為討論的議題之一,儘管「這實際上並非貿易談判的一部分」。

法國高等經濟商學院亞洲計畫負責人科爾( Corre)表示,美中瑞典啟動的談判更像是提前為未來「川習會」達成的協議做準備。此前,各界專家預估,「川習會」將在10月或11月舉行,川普(Donald Trump)或將在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前後的時間點訪中。

吳心伯:期待有進一步成果 為川普訪中鋪路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分析,瑞典會談仍會有進一步成果,「經貿作為目前雙方關係中重要的一部分,會談應該可以為彼此創造比較好的條件,尤其要為川普訪中鋪路,為其製造有利條件」。

陳波認為,此輪中美談判會是全面性的「談判內容將包括複雜的利益交換,除了貿易本身,其他方面包括匯率、中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持有、甚至Tiktok等都會是討論方向」。

陳波認為,談判結果有三種可能,第一,美國取消今年2月向中國徵收的20%芬太尼關稅,但維持10%的對等關稅,再加上川普第一任期關稅,即使雙方達成協議,美對中的總體關稅應該仍至少30%,這是較為樂觀的情況。

第二,若川普不願一次性取消芬太尼關稅,8月12日之後的關稅率也可能達到近40%;第三,若談判進展不順,關稅也可能繼續保持在50%以上,甚至再增10%至20%。陳波指出,一旦談判受挫,中國極有可能如4月下旬大規模停止向美輸入商品,導致川普面臨大量關稅稅收損失。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27日發表文章指出,中方帶妥誠意到瑞典,「但誠意不等於無原則的妥協,磋商有底線,合作有原則,任何對話談判都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進行」。

人民日報:中方盼與美實質解決問題

文章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雙方切實用好現有經貿磋商機制,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相向而行,推動兩國經貿關系向著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的正確方向持續邁進。

文章續指,中國的發展成果不容侵犯,發展權利不容剝奪,中方清楚認知談判具長期性和複雜性,此次瑞典經貿會談,目標依然是同美方一道,朝著實質性解決問題的方向共同努力。

北京近日已釋放不少有利經貿會談的「善意」,習近平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美國新任駐中大使龐德偉等16國大使遞交國書時,承諾大陸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釋放超大規模市場紅利,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更多確定性。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24日則在一場招待會上,呼籲中美維護來之不易的對話合作勢頭,並敦促美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中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北京打交道,並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讓中美關系重回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正確軌道。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