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日前宣布改組內閣,試圖在俄軍全面進攻持續之際為政府注入新活力,卻引發效率與用人爭議。烏克蘭國內專家普遍質疑,此次調整只是忠誠派的重新安插,難以帶來實質性變革,反而因部會的整併而癱瘓行政效能,加重戰爭中已疲憊不堪的官員負擔。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根據烏克蘭國會17日下午表決通過的人事案,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獲任命為新任總理,史特凡尼什娜(Olga Stefanishyna)則出任駐美大使,接替在華府遭共和黨勢力排擠下台的前任大使。此外,多名官員亦獲調整職務。
斯維里登科表示:「我們的政府正朝向軍事、經濟與社會領域的自給自足邁進。當務之急是在未來半年內為部隊提供高品質裝備、擴大本國武器產量、強化軍隊科技能力。」
澤倫斯基形容此次人事為「政府的新架構」,其中四個部會遭到裁撤或併入其他部門。
但基輔部分觀察人士對此表示懷疑,指出多個新部會短期內根本無法正常運作。烏克蘭智庫「立法倡議機構」(Agency for Legislative Initiatives)執行長馬特維延科(Svitlana Matviienko)說:「這不能稱作新政府,頂多是換了幾把椅子,結果如何誰也說不準。因為不能說什麼前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做不好,也不能確定斯維里登科真能帶來驚人改變。」
澤倫斯基的辦公室則態度強硬。一名接近總統的官員說:「這不是在換新人,是要找出真正能做出成果的人。我們要的是實質運作,特別是國防領域。」
前總理什米哈爾5年任內,政府不但挺過COVID-19疫情,還扛住了2022年春季俄羅斯的閃電攻勢,並重建本國軍工體系,現已能供應約40%戰時所需。但澤倫斯基要求更多,目標是達到50%,尤其在美國等盟邦軍援前景堪憂之際。
近月來,基輔政府面臨接連挑戰,包括維繫對烏關鍵的西方援助與外部資金、修補與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月28日橢圓辦公室會談後惡化的關係、應對華府推動的對俄和談、推動改革、重建能源系統與軍工產能,同時還要承受俄羅斯飛彈與無人機的猛轟,以及東部戰線的消耗戰。
澤倫斯基期望新的政府架構能支撐這些目標。他說:「我們必須消除國家機構中多餘的官僚體制與職能重疊,才能降低一切不必要的開支。」
但批評者認為,合併部門只會讓效率更差。馬特維延科表示:「像經濟部被併入農業與環保部後,運作長期陷入停滯。為什麼要這樣搞?沒人說得清楚。你能想像這種龐大機構怎麼運作嗎?」
曾是烏克蘭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什米哈爾將轉任國防部長,該部會也將與戰略產業部合併。
反對派歐洲團結黨(European Solidarity Party)國會議員、國防委員會成員芙莉絲(Iryna Friz)指出:「這種合併有明確風險,包括貪腐。因為採購、監督與製造權力將集中於單一機構。其次,國防部若要重建運作能力,將耗費大量寶貴時間。」
部會人事與組織變動,通常至少需六個月才能完成規章核定、員額重新編排等程序。馬特維延科補充:「在這段期間,政府部門效能勢必低落。」
新任總理斯維里登科是4月30日烏美稀土礦業協議的談判要角,成功從美方嚴苛要求中爭取空間。美國商會基輔分會主席洪德(Andy Hunder)形容她是「可以合作的人」。
她原任的經濟部已與環保及農業部合併,將由其副手索博列夫(Oleksii Sobolev)接任。副經濟部長、烏克蘭貿易代表卡奇卡(Taras Kachka)將出任負責歐盟整合事務的副總理。原能源部長、外界批評其試圖壟斷能源部門的哈盧什琴科(German Galushchenko)將轉任司法部長,該部會是烏克蘭推進加入歐盟的重要機構。能源部將由哈盧什琴科前副手、前環境部長格林丘克(Svitlana Hrynchuk)接掌。
前副財長烏柳廷(Denys Uliutin)將負責新成立的「社會政策、家庭與國民團結部」。僅運作六個月的民族團結部將被裁撤,該部曾為澤倫斯基親自推動,目的是協助海外烏克蘭人返國。
前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被澤倫斯基讚為談判高手與優秀管理者,但遭公民團體批評怠惰與蓄意拖延重要軍需供應。根據媒體與基輔政界傳聞,他可能轉任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NSDC)。
總統辦公室出身的托奇茨基(Mykola Tochitsky)不再擔任文化與資訊政策部長,將轉赴外交系統任職。
原任數位轉型部長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保留職位,並升任第一副總理。總統辦公室出身的庫列巴(Oleksii Kuleba)繼任基礎建設與領土發展部長。
馬特維延科批評:「這場忠誠比賽犧牲了一件事,那就是對專業、創見與抱負的尊重。執政團隊起碼應該給隊內優秀人才一個機會,或找些真正有膽識的對手,甚至不妨與敵手過招。但他們沒這麼做。」她最後補充:「無論如何,我仍祝他們成功,畢竟我們終究是在同一條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