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導,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內外的百餘支參賽隊伍已完成報名,進入倒數衝刺備戰期。
為配合賽事籌備,北京市在速滑館內設立人形機器人實訓基地,並於7月初啟用足球配套訓練區域,每日皆有約十餘支隊伍、50餘名大學生學生進行訓練。
據介紹,本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分為主體賽事與周邊互動賽兩大類別。主體賽聚焦機器人技能比拚,包括田徑、足球、舞蹈、物料搬運、藥品分揀等,共劃分為競技賽、表演賽與場景賽三大類,共21個賽項。
運動會的象徵性火炬傳遞儀式——「能量傳遞」活動已於近日在八達嶺長城啟動,由8台人形機器人擔任「火炬手」,傳遞象徵機器人核心生命力的能量方塊。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局智慧製造與裝備産業處副處長梁洪郡說明,傳遞儀式將途經北京多處「雙奧遺產」體育、文化與科技地標,最終回到速滑館,並於開幕式現場匯聚為「智芯」,進行象徵性點亮儀式。
為配合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賽事籌備,每日皆有約十餘支隊伍、50餘名大學生學生進行訓練。圖/取自八達嶺長城微博
周邊互動賽則主打趣味性與觀眾互動體驗,包含乒乓球、籃球等5個項目,預計將吸引大量親子與科技愛好者到場觀賽,實現「看得懂、玩得起、參與感強」的科技嘉年華氛圍。
目前報名系統仍對部分周邊項目開放,預計最終參賽隊伍數將超過150組。
《北京日報》指出,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籌備熱潮,也同步帶動北京機器人應用落地。根據北京市經信局統計,目前北京已發布18類機器人應用場景需求清單,涵蓋園林修剪、課堂教學、工廠作業、水務運維等多元領域,並已部署50餘款創新型機器人進行實地試點。
不僅如此,機器人大世界、4S店智能客服、酒店餐飲服務等新型場域也正在陸續「上線中」,意圖打造北京成為全球機器人應用標杆城市。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開區)更放出重磅訊息:未來兩年內,將在9大重點場景推動部署超過1萬台智能機器人,創造近50億元人民幣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