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由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以來,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的重要框架。該倡議透過融資建設交通、能源及資訊通訊技術(ICT)基礎設施,旨在強化大陸與參與國的經濟與政治聯繫。截至2023年12月,151個國家加入,累計投資超過1兆美元,涵蓋運輸、能源、礦業等多領域。然而,其對外直接投資(FDI)的影響不僅限於大陸,對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投資國亦產生深遠效應。本文以「一帶一路」對大陸、美國及主要投資國FDI的影響為主軸,探討其經濟效應、雙邊關係變化及對全球投資格局的意義。
一帶一路對直接投資的總體影響
「一帶一路」透過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合作,顯著改變了參與國的FDI流入格局。研究顯示,大陸對參與國的FDI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後4至6年增加近一倍,香港(Hong Kong)FDI亦成長40-60%。此成長主要得益於大陸推動的基礎設施項目及與參與國的貿易強化。然而,影響並非僅限於大陸,美國、瑞士(Switzerland)、法國(France)等國的FDI亦呈現上行趨勢,而英國(United Kingdom)、荷蘭(Netherlands)及盧森堡(Luxembourg)則顯示下降,反映出各國對一帶一路的策略差異。
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在基礎設施、生產力及治理水平上均有提升。例如,參與國的實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及寬頻用戶數顯著成長,法治指數亦有所改善。這些變化吸引了來自多國的FDI,特別是美國,後者因戰略競爭動機增加對參與國的投資。然而,日本(Japan)及德國(Germany)的FDI未因雙邊關係變化而顯著波動,顯示其投資更受參與國基礎設施改善等屬性驅動,而非政治聯繫。
不同國家的FDI反應反映了其對大陸的戰略定位。美國的投資成長與其對抗大陸影響力的政策有關,如「藍點網絡」(Blue Dot Network)及「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計畫。而法國與瑞士則因與大陸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備忘錄,積極參與聯合投資項目,特別是在非洲。反觀英國與荷蘭,因對大陸採取謹慎態度,減少對參與國的FDI,以降低供應鏈地緣政治風險。
雙邊關係與投資策略的角色
一帶一路對FDI的影響不僅源於參與國的基礎設施與經濟成長,還與投資國和參與國的雙邊關係變化密切相關。研究採用「積累差分法」(staggered DID)分析顯示,控制參與國屬性後,美國、瑞士及法國的FDI仍呈現上行趨勢,顯示雙邊關係是關鍵驅動因素。例如,美國的投資增加反映其與大陸在參與國的戰略競爭,尤其在獨裁國家(如安哥拉),美國透過鐵路項目等與大陸抗衡。
法國與瑞士的FDI成長則得益於與大陸的合作。例如,法國阿爾斯通(Alstom)與大陸企業在烏干達、迦納等地的水電項目合作,瑞士MSC Cruises與大陸企業在貝南的基礎設施項目亦有聯手。此類合作強化了雙邊經濟聯繫,促進FDI流入參與國。相較之下,英國自2019年起對大陸採取「系統性挑戰」立場,荷蘭亦發布「荷蘭-中國:新平衡」政策,強調謹慎接觸,導致其FDI下降。
日本的案例則顯示出獨特性。雖然日本與大陸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備忘錄,但政治干預與潛在經濟風險限制了合作效果,FDI成長主要來自參與國的基礎設施改善,而非雙邊關係強化。德國的情況類似,雖然西門子(Siemens)等企業與大陸合作,但政府未簽署合作備忘錄,FDI趨勢保持穩定。
民主與獨裁國家的異質性影響
一帶一路對FDI的影響因參與國的民主程度而異。數據顯示,145個參與國中有93個為獨裁國家(民主指數低於0.5),反映大陸傾向與政治體制相似的國家合作。美國和日本對獨裁參與國的FDI在簽署MOU後5至6年顯著成長,美國FDI增幅尤為顯著,顯示其戰略競爭聚焦於大陸影響力較強的獨裁國家。
相較之下,民主參與國的FDI未顯示顯著成長。這可能因民主國家(如葡萄牙)與大陸的經濟聯繫較弱,美國和日本的投資動機較不強烈。此外,獨裁國家的基礎設施與治理改善對FDI的吸引力更大,特別是對日本,其FDI增長主要由參與國屬性驅動,而非雙邊關係。
此異質性反映了地緣政治的複雜性。美國在獨裁參與國的投資增加,顯示其試圖平衡大陸影響力,而日本的投資則更注重經濟回報,顯示兩國在全球投資格局中的不同角色。
一帶一路對日本的挑戰與啟示
對日本而言,一帶一路帶來了經濟與政治挑戰。研究顯示,日本對參與國的基礎設施項目及要人互訪減少,顯示其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相對下降。雖然日本對參與國的FDI未顯著減少,但其出口可能因大陸與參與國的貿易強化而受影響,特別是在與大陸直接競爭的領域。
日本的挑戰在於如何應對一帶一路的影響。雖然參與一帶一路對日本的經濟效益有限,且可能增加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但日本可透過強化與全球南方的政治與經濟聯繫,鞏固其在供應鏈多元化與經濟安全保障中的角色。例如,日本可調整其官方發展援助(ODA)策略,與美國等盟友合作,推出更具競爭力的基礎設施融資計畫。
此外,日本企業應抓住全球南方市場的成長機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經濟規模預計將持續擴大,日本企業若能靈活應對地緣政治風險,並利用參與國的基礎設施改善,將有助於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一帶一路」倡議重塑了全球FDI格局,對大陸、美國及主要投資國的投資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大陸與香港的FDI顯著成長,美國透過戰略競爭增加投資,法國與瑞士因合作而受益,而英國與荷蘭則因風險考量減少投資。日本的FDI受參與國屬性驅動,顯示其策略的獨特性。民主與獨裁國家的異質性進一步凸顯了地緣政治的複雜影響。對日本而言,一帶一路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需透過靈活政策與企業策略,強化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以確保經濟安全與市場競爭力。未來,隨著全球地緣政治與保護主義的變化,各國需更精準地應對一帶一路的影響,以在快速變化的投資環境中佔據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