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基會董事長、前桃園市長鄭文燦,遭控於市長任內收受500萬元賄款,協助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桃園地方法院15日下午舉行第七次準備程序庭,重點勘驗2017年兩場會議的錄音檔,釐清誰主導將該案提報為國家重大建設。辯方強調,此非鄭文燦主導,鄭也當庭否認收賄,表示是「被丟包」,質疑起訴內容與事實不符。
第一段錄音,是2017年3月31日桃園市政府與營建署的會議,法官聆聽長達87分鐘的錄音,確認會中提及「報國家重大建設」的建議,來自營建署長,而非市府人員主動。第二段為另一個市府內部會議,長約71分鐘,內容涉及土地開發方廖姓建商父子提出欲自辦市地重劃,市府仍堅持應取得百分之百地主同意,沒有放寬標準或規避法令的情形。辯護律師指出,這些錄音清楚還原當時決策脈絡,顯示市府依法行政,鄭並無涉入違法協助。
庭後,鄭文燦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檢方將例行的政策討論與正常行政程序曲解為對價關係,令人無法接受。他也提出質疑,若真為500萬元圖利,怎麼會花這麼多時間與人力參與會議?他強調,自己的清白經得起檢驗。
不過,檢方立場並未改變,指鄭文燦與建商有明確金錢往來,且在政策推進過程中確有協助行為,構成貪污罪嫌。檢芳認為,不論會議中提案源頭為誰,重點在於鄭是否因收取不法利益而影響行政作為,這才是判斷貪污罪的關鍵。
此案可回溯至2017年間,桃園市府與營建署研議工五工業區擴大變更案,涉及約9公頃的農地與部分公園用地,須經市地重劃程序開發。原定以自辦重劃方式進行,需取得全體地主同意,因推動困難,開發方多次尋求市府協助。檢方指控鄭收受500萬元後,透過市府內部會議及行政資源,協助變更方式,圖利建商。
鄭文燦從去年起接受偵辦以來,都堅稱其是清白的,甚至應此被羈押了超過1個半月,桃園地院於去年8月28日凌晨,裁定鄭文燦以2800萬元交保候傳,限制出境、出海到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