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4日宣布,將對烏克蘭提供新一波武器援助,並警告若俄羅斯在50天內未與烏方達成和平協議,將對購買俄國出口商品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同時對所有俄羅斯進口商品全面徵收100%關稅。這項政策大轉向,標誌著川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首次對俄烏戰爭採取主動作為,也顯示他對俄軍持續攻擊烏克蘭的態度日益不耐。
然而,川普提出的制裁附帶50天寬限期,讓俄羅斯市場鬆了一口氣,盧布自早前跌勢中反彈,俄國股市也上揚。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路透報導,川普過去始終設法與俄烏衝突保持距離,即便是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新措施時,川普也強調戰事延宕責任不在於他。
儘管如此,川普顯然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徹底失望。他也承認,若要阻止俄軍全面進攻,烏克蘭勢必需要美製武器。川普表示,普丁表面談和平,實際上卻不斷襲擊烏克蘭城市。他說:「我不想說他是個殺手,但他是個狠角色,我們大概談成過四次協議,結果每次一接近協議,就當晚又有炸彈落下,談判全毀。」川普上周還曾說:「我們接到太多普丁丟來的鬼話。」
川普公布的方案,將由歐洲國家購買美製武器,再轉交烏克蘭。這項構想自川普勝選後便在歐洲內部展開討論,目的在於應對他競選期間承諾撤回美援的立場。
8個月後,川普在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會晤時正式宣布這項方案,同時也對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若50天內無法達成和平協議,將祭出嚴厲貿易制裁。
川普說:「我們將實施次級關稅,如果50天內沒達成協議,就很簡單,我們會全面徵收100%的關稅。」川普表示:「我用貿易解決很多問題。」並強調:「而貿易手段在終結戰爭上非常有效。」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川普指的是對俄國商品徵收100%關稅,並對其他購買俄國出口產品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美國參議院目前有85名參議員共同提案支持這項授權法案,允許川普對協助俄羅斯的國家祭出高達500%的關稅。不過共和黨領袖仍在等待川普發出表決指示。
駐北約的美國大使惠特克(Matt Whitaker)表示:「次級制裁其實是在制裁那些購買俄油的國家,例如印度、中國,這才是真正會衝擊俄國經濟的手段。」
川普這次政策轉向的核心動機之一,是他對普丁的耐性已到極限。兩人雖有長期但難解的關係,川普曾一度讚許普丁入侵烏克蘭的決定,如今則公開流露出怒意。
川普說:「我和他談話時總是很愉快,然後晚上飛彈就發射了。」他還強調自己並未重蹈過去幾任總統的覆轍:「他愚弄了柯林頓(Bill Clinton)、小布希(George W. Bush)、歐巴馬(Barack Obama)、拜登(Joe Biden)——但他沒愚弄我。」
呂特形容這項軍援方案是「可能改變戰局」,並指出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等國都願意加入這項軍備轉移計劃。
川普則對歐洲此番表態表示驚訝與肯定:「我原本不認為歐洲對這場戰爭有什麼熱情,但他們真的有。他們展現出的士氣令人驚嘆。」
川普說,美方將提供「完整編制」的武器,其中包括烏克蘭最渴望的愛國者(Patriot)飛彈系統。除了愛國者,美方還可能透過北約成員國,轉交短程飛彈、榴彈砲彈與中程空對空飛彈。
惠特克表示,目前的優先項目仍是防禦性武器,例如可攔截俄羅斯彈道飛彈的愛國者系統,但也未排除提供攻擊性武器的可能:「所有武器都兼具攻防功能。」
愛國者系統對烏克蘭而言意義重大。這類防空系統長年來是保護平民生命的關鍵裝備,其供應中斷一直是基輔最憂慮的問題之一。
Great meeting with @POTUS today. We’re already delivering on decisions from the #NATOSummit in a major way, bringing together more spending, more production & more support to Ukraine. Russia’s brutality needs to stop - this new initiative will help deliver just and lasting peace pic.twitter.com/gLe7WrEDDp
— Mark Rutte (@SecGenNATO) July 14, 2025
美方官員指出,川普選擇這種間接方式供應武器,有數個原因,首先,透過歐洲採購可讓川普避免被批評違背減少美援的競選承諾。畢竟一套愛國者系統造價約10億美元,川普已將此視為美方可得的利潤來源之一。
其次,若愛國者系統已部署在歐洲,比從美國本土運送或重新生產更快速。最後,這波軍援亦將向莫斯科傳達訊號——川普對普丁的耐性已經用盡。
一名美國官員說:「他現在真的對普丁感到沮喪。他想表明自己認真對待和平,或許這會促使普丁開始談判。」
這項計劃其實早在去年川普勝選後就開始醞釀。當時歐洲官員便已著手設計機制,避免川普撤援後烏克蘭陷入孤立。
過去兩周,美歐官員一直在協商細節。由於北約本身並不直接提供武器,因此實際轉移可能由個別國家執行,例如使用已購美製武器後再回補,或直接為烏克蘭購買新武器。
川普上周與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通話,梅爾茨表示希望美方直接交付系統予德國,再由德國轉交烏克蘭。川普也與呂特通話,商討白宮會面與後續合作。
呂特之後與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深入討論執行細節,據悉已有多國表達參與意願。
烏克蘭稱,面對俄羅斯新一波飛彈與無人機襲擊,需要額外10套愛國者系統。
在上月於荷蘭舉行的北約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曾向川普及其他領袖提出防衛武器需求清單,川普已同意部分項目。
但許多烏軍在戰場上使用的美軍裝備仍可從其他來源取得或用替代品取代,唯獨愛國者系統目前仍無可替代。有烏克蘭士兵向CNN坦言,比起前線武器交付延誤,他們更擔心的是失去保護家人城市的防空飛彈。
路透報導,在基輔,川普宣布軍援受到歡迎,但部分民眾對他的真正意圖仍持保留態度。39歲的牙醫波季爾丘克(Denys Podilchuk)說:「我很高興歐洲政治人物終於以耐心與信念,多少讓他(川普)倒向我們這邊。畢竟從一開始就看得出來,他其實並不真的想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