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視同作戰 國人三度選擇「抗中」總統卻抗拒實兵演練帶來的不便

國軍漢光41號實兵演習14日在淡水河口實施反突擊作戰演練。 圖/中央社
國軍漢光41號實兵演習14日在淡水河口實施反突擊作戰演練。 圖/中央社

台灣三度選擇「抗中」的總統,但卻極度抗拒抗中要付的代價,漢光演習出現幾起車禍被罵翻,逼得國防部都要出面聲援國軍;稍早,總統提議讓軍人優先登機,也同樣遭到國人的冷嘲熱諷。

今年「漢光演習」的實兵演練階段從9日開始登場,時間也從5天4夜延長到10天9夜,動員2萬後備役軍人;而且,15日至18日會結合城鎮韌性(防空)演習,需要民眾參與。

1958年8月23日,共軍猛烈砲擊金門,「來自大陸的軍隊」和首次參戰的台灣充員兵一起浴血奮戰,打敗中共攻台的企圖。圖/取自中國台灣網

1958年8月23日,共軍猛烈砲擊金門,「來自大陸的軍隊」和首次參戰的台灣充員兵一起浴血奮戰,打敗中共攻台的企圖。圖/取自中國台灣網

由於演習期間出現幾起軍民間的車禍意外,引發輿論關注,但輿論方向對辛苦操演的國軍並不友好,據Quickseek發布的「近12小時熱議」(7/13 21:00 – 7/14 8:59),「漢光演習」居「兩岸政治熱門議題」首位,有2874則聲量,遠高於第二名的「五角大廈要日本、澳洲針對台海表態」(98則聲量)。

但針對「漢光4天5起車禍」這個議題的討論重點卻是:「這也是演習的一部分」、「什麼都不用講這是你們政府培養的戰鬥保衛國家的金兵」、「實際上路經驗不足 還是在營區裡比較安全吧 台灣馬路上三寶多 沒在管你軍不軍車的」等,難聽的話同樣也出現在日前有關「軍人優先登機」的討論中。

面對輿論的不諒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終於在13日引述國防部長顧立雄的話說,部長對於官兵受傷狀況很關心,任何官兵受傷不是國防部期待的情形,但戰備訓練工作本來就是高度危險的工作,將持續就官兵安全努力。

長期以來,在民進黨的話素中,國軍的形象就是差,自然影響國人對國軍的觀感,就像賴清德今年在紀念二二八事件的講話中說的:「二二八發生的原因是當年台灣社會已經開始享受現代化的文明,夜晚、白日門都不用關;當時的主要交通工具─腳踏車也不必鎖;雞、鴨就一籠一籠飼養在門口,不必煩惱會被偷抓,這是當時的臺灣社會。但是『來自大陸的軍隊』,經過北伐、抗日、剿匪,連年戰爭,他們的生活水準當然和台灣社會無法比較,他們偷、搶、破壞,生活文明的落差引起社會天怒人怨,一片反彈。」

但對於這支「來自大陸的軍隊」為保衛台灣而流血犧牲歷史,民進黨卻從不告訴台灣人,這也難怪,即使台灣已經被視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面臨中共入侵的危機,國人對於演習、增加軍事設施等攸關國安的舉措,會如此的輕視,甚至抗拒。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