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家生產超級電池的三元電池工廠於凌晨5時發生火警,在7時25分左右火勢獲得控制。高雄市長陳其邁上午到場關心,他在受訪時說,先把火勢撲滅後,再要求停工、開罰與檢討。由於有消防員憂慮,只能等鋰電池廠區慢慢燒完,陳其邁也證實此點。
陳其邁表示,製程區的製程裡面會用到電解液,電解液裡面它的成份是屬於易燃管制物品,因為它的濃度不高,也未達所謂毒性化學物質的管制標準,高雄市環保局在當地測得這些電解液空氣中的含量,都未測得相關的這些電解液的物質,其毒性物質也並沒有在空氣中測到相關的物質。
目前,火場的北線跟南線用機器人在做最後的滅火。因為這些鋰電池在成品區,還是要等它慢慢地燃燒,火場地面上還有一些餘火,在整個火勢也屬於在控制的範圍內。環保局除了開罰之外,也會請三元電池檢討相關的防火、救火過程有無落實SOP程序。
此火警造成15人輕傷,衛生局長黃志中也都到小港、大同、長庚等醫院探視,有12位員工和3位消防員。因為鋰電池有些隱性火花,有輕微灼傷,不幸中的大幸,並沒有生命危險,意識也清楚。
陳其邁說,因為鋰電池的關係,沒辦法先用水先去滅火,只能在降溫後、控制火勢,等它燃燒完畢。至於起火原因,還在調查中。目前當務之急,是先滅火,再做檢討。
至於火警處理,高雄市消防局長王志平表示,消防局接報之後,迅速到達現場,發現火勢侷限在西北面的地方,那個地方有個出口,現場的工作人員都逃生出來。同仁就趕快佈線入室,不久就有發生爆炸的現象,同仁有輕微的灼傷,都已經送醫院,沒有生命危險。
至於因為鋰電池起火,救災困難點在那裡?王志平表示,因它的化性關係會不斷變化,所以雖然火打熄後,因為這個元素的關係,還會再不斷地復燃,這是最困難的地方。消防人員出水線把它降溫,讓它的熱能揮發完之後,防止它再擴大延燒,那火勢就會控制、熄滅。
有消防員說,由於鋰電池電解液裡面所含成分,遇到消防射水可能產生氫、氧及氫氟酸,其中氫氟酸就是俗稱的化骨水,腐蝕力極強,會侵蝕肌肉與骨骼,大大增加搶救風險,在考量風險性高,只能採用保守戰術,「恐真的只能等他慢慢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