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研發「黑鬍子」高超音速飛彈 激發「海馬斯」攻擊潛力

「黑鬍子」飛彈不使用吸氣式發動機,實際射程可達大約800公里。圖/取自Castelion官網
「黑鬍子」飛彈不使用吸氣式發動機,實際射程可達大約800公里。圖/取自Castelion官網

據比利時《軍隊鑒定》(Army Recognition)報導,美國陸軍6月啓動火炮現代化領的變革,投入資金對「黑鬍子」陸基發射高超音速飛彈進行技術開發,意在與M142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海馬斯(HIMARS)」相整合。

「黑鬍子」飛彈由卡斯特利恩公司(Castelion)開發,設計目標是為美軍提供一種經濟高效、快速響應的精確打擊能力,射程可達800公里,象徵戰術火力的重大發展,將「海馬斯」的機動性和多功能性同高超音速技術的致命速度和生存能力相結合。

「黑鬍子」的設計主要在於填補傳統火箭炮與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等戰略高超音速武器之間的關鍵作戰空白。儘管LRHW具備戰略射程和縱深打擊能力,但其後勤要求高,部署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黑鬍子」更加專注中程任務,其設計針對與「海馬斯」及M270多管火箭炮系統的無縫兼容進行優化。該飛彈封裝在經改進的多管火箭炮系統彈藥族箱體內,不要求對現有發射平台進行結構性改造,可快速部署並融入現有火炮系統。

該飛彈屬性是其具有超過5馬赫的速度,相比傳統「海馬斯」彈藥、甚至與精確打擊導彈相比,在戰場上更具優勢。

「黑鬍子」的極高速度會壓縮交戰時間,使其能夠在時間敏感型目標和各種移動目標轉移或啓動反制措施之前對它們進行打擊。速度還增強生存能力,因為即使對於先進的防空系統而言,攔截以如此速度飛行的機動高超音速武器仍是一項挑戰。此外,該飛彈採用基於導引頭的末段制導,能夠在「全球定位系統對抗」的環境中精確打擊移動目標和堅固目標。

將「黑鬍子」融入「海馬斯」的最具戰略意義在於其成本效益。圖/取自Castelion官網

將「黑鬍子」融入「海馬斯」的最具戰略意義在於其成本效益。圖/取自Castelion官網

儘管「黑鬍子」飛彈不使用吸氣式發動機,但它會通過高效的助推系統和為持續高超音速飛行量身定制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實現其性能。這使其實際射程可達大約800公里,從而為提供一種可深入爭議地區的機敏靈活的打擊選項。

將「黑鬍子」融入「海馬斯」的最具戰略意義在於其成本效益。高超音速武器傳統上成本令人望而卻步,從而限制在作戰時的使用。

通過專注於經濟性和可製造性,「黑鬍子」能夠支持更廣泛部署的價格提供高性價比。這將釋放在美軍及盟軍中廣泛使用的「海馬斯」的潛力,使其無需轉向新一代發射平台或改變兵力結構即可實現高超音速效果。

在作戰層面上,從「海馬斯」發射高超音速飛彈這種能力將重新定義該發射器。儘管多管火箭炮系統和精確打擊導彈早期版本等現有彈藥效率很高,但缺乏「黑鬍子」所具備的速度和目標生存力壓制能力。

這種新型飛彈的速度會大幅縮短敵方的反應時間,提高對移動目標的打擊精度,並能夠從更安全的距離進行更縱深的打擊。

「黑鬍子」不僅是一枚飛彈,也是一種戰略促成因素。它會把美國「海馬斯」火箭發射車等現有平台轉變為能夠實施高超音速打擊的新一代火炮系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