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自昨天(8日)起一連四天在北京舉辦,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政府代表、產業人士與科技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高速鐵路的創新發展,而人工智慧(AI)成為本屆大會的關鍵亮點,製造商紛紛推出鐵路智能巡檢機器人、AI監控平台等智慧鐵路領域的最新突破。
此次大會由大陸國家鐵路集團與國際鐵路聯盟(UIC)聯合主辦,主題為「高速鐵路: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強調高鐵與智慧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全球鐵路技術邁向數位化與智能化運作。
綜合陸媒報導,此次展會首次設置AI專區,無人機巡檢機器人、高空作業機器人、鐵路水下設備設施檢查機器人、AI行車監控系統等智能設備齊聚亮相,全面展示未來「智慧鐵路」的可能性。智能機器人製造商余先生指出「我們的行業就是帶給鐵路更全面的發展,所以特別來了解鐵路的發展方向,決定下一步改善鐵路領域的研究」。
大陸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所大數據中心主任李國華指出,近年來,中國通過集成人工智能、物流、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在世界上首次構建了包括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三大板塊的智能高鐵技術體系,且各板塊下涵蓋多個具體領域,不僅首創營運時速350公里高速自動駕駛車輛,運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等創新技術實現列車移動追蹤控制,也已研發出支持時速400公里的通訊列控系統。
大陸國鐵集團副總經理王立新在開幕式上指出,未來大陸高鐵將聚焦「更高速、更智能、更安全、更綠色」四大方向,並積極推動人工智慧與鐵路建設、裝備製造、運營管理等環節的深度融合。「AI正在成為引領全球高鐵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據了解,目前大陸高鐵已在車站建立人臉辨識進出站、自動報站、智慧派車與票務系統,全面導入AI技術,並構建起涵蓋5G、大數據、邊緣運算(減少延遲和頻寬使用)等多元架構的智慧鐵路技術體系。
此外,大陸國鐵集團也在會中宣布,正在研發新一代時速400公里智能動車組,並配備高度自動化的駕駛與安全系統,該型樣車已於2024年底發布,預計未來將在京津冀等鐵路路線密集的區域率先投入測試與營運。
世界高鐵大會自1992年由UIC創設以來,每2至3年舉辦一次,是全球鐵路界最高規格的交流平台。大陸繼2008年主辦後,睽違15年再次成為東道主,藉此展現其高鐵技術發展實力與國際合作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