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兩岸風雲與經濟困局:中國大陸當前內外情勢解析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國內外情勢對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影響深遠。2025年,兩岸關係緊張加劇、美國新關稅政策衝擊、國內經濟結構性問題浮現,大陸正面臨多重挑戰。從台灣海峽的軍事與政治博弈,到中美經濟戰的持續升溫,再到國內政治傳聞與經濟困境,這些議題交織成複雜挑戰。本文深入分析大陸當前內外情勢,聚焦其政治、經濟及兩岸關係最新動態,揭示背後深層意涵。

兩岸關係: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

2025年,兩岸關係因總統賴清德的強硬立場更趨緊張。賴清德在雙十節演說中延續蔡英文路線,對大陸採取鮮明獨立姿態,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大陸多次在台灣周邊舉行實戰化軍事演習,試圖以軍事壓力威懾台灣民心,同時加大對台灣政治人物的滲透與影響工作,顯示其在「和平統一」與軍事威懾間尋求平衡。

然而,武力統一風險不容忽視。若大陸採取侵略行動,將不可避免招致美國、日本及歐洲國家強烈反制。習近平雖對統一抱有強烈意圖,但其決策受國際壓力與國內經濟考量制約。因此,大陸更傾向透過經濟與政治手段施壓,如限制台灣農產品進口、加大輿論宣傳,試圖在不引發全面衝突下推進統一進程。

台灣內部,民進黨當局為翻轉立法院少數席次劣勢,利用媒體大肆製造在野黨民代涉嫌親中的虛假敘事,迷惑民眾,發動大規模罷免行動,試圖奪回立法院主控權。此舉加深國內對立,引發社會撕裂,部分在野黨民代因被貼上「親中」標籤面臨政治壓力。這些動態顯示兩岸關係複雜性,短期內難緩解,2025年夏季台灣政治風向將進一步影響兩岸互動,值得關注。

中美經濟戰:關稅與技術封鎖的升級

2025年初,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對大陸實施懲罰性關稅,高達145%的進口關稅雖暫緩至8月,但30%的關稅已即刻生效,重創大陸沿海出口企業。大陸則以報復性關稅及稀土出口限制回應,試圖以經濟武器化策略反制美國。根據大陸官方數據,2025年1-3月實質經濟成長率達5.4%,略高於全年5%目標,但主要得益於關稅生效前出口驅動,未來成長動能堪憂。

中美間談判雖在5月及6月有所進展,包括高層會談與線上峰會,但僅達成90天關稅緩衝期,未能解決核心分歧。川普曾邀請習近平訪美,但因日程衝突未果,顯示雙方互信不足。隨著8月中旬緩衝期結束,中美經濟戰可能進一步升級,對大陸出口導向經濟模式構成更大挑戰。

大陸稀土出口限制雖對美國產業造成壓力,但也暴露其對外需依賴。長期來看,美國對高端半導體及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將限制大陸科技產業發展,迫使其加速自主研發,但短期內技術差距難以彌補。

國內政治:習近平權力與集體領導的傳聞

近年來,海外華人觀察家透過社群媒體散布有關習近平健康問題及權力弱化傳聞。2025年5月以來,有傳言稱習近平權力集中已達頂峰,軍事掌控失敗,中共逐漸回歸胡錦濤時代集體領導模式。這些傳聞部分可能源自不明身份的「內部爆料」,指5月14日北京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黨內元老對習近平路線提出質疑,特別是其改革開放倒退政策。

然而,這些傳聞也可能是站在對立立場的西方國家刻意誇大或捏造,反映了西方對大陸全球影響力日益擴張的不安與焦慮。日本資深記者矢板明夫指出,5月14日並無政治局擴大會議證據,顯示這些傳聞可信度存疑。鑑於東西方文化差異,加上西方媒體對大陸政治敏感資訊難以精準理解,所謂的海外觀察家只能依靠間接線索推測。2025年秋季中共四中全會將是觀察這些傳聞真偽的關鍵,若會議顯示集體領導模式回歸,或影響大陸未來政策走向。

無論領導體制如何變化,大陸的數位監視與言論審查機制顯示其統治框架穩定性。這些傳聞雖具爭議,但也間接折射出國際社會對大陸政治動態的高度關注。

經濟挑戰:需求不足與供給過剩

大陸經濟正面臨結構性困境。2025年1-3月經濟成長率5.4%看似穩健,但主要依賴出口驅動,內需疲弱問題顯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持續低迷,PPI自2022年10月起連續32個月下跌,顯示通縮壓力加劇。供給過剩與需求不足矛盾,凸顯大陸經濟對出口過度依賴。 

不動產市場低迷進一步拖累經濟。中國萬科與碧桂園等龍頭企業股價持續低迷,反映市場對房地產行業信心不足。政府雖推出家電換新等刺激消費政策,但未觸及收入結構等深層問題,難以有效提振內需。未來若無結構性改革,經濟成長恐進一步放緩。

美國關稅長期影響將加劇企業倒閉與失業風險,進一步壓抑消費。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大陸需在秋季四中全會制定「十五五」規劃藍圖,解決經濟結構失衡挑戰將是重中之重。

2025年的中國大陸處於內外挑戰交匯點。兩岸關係緊張、中美經濟戰升級、國內政治傳聞發酵,以及經濟結構性問題持續,構成複雜圖景。雖然短期內大陸統治體制與經濟政策難有根本轉變,但四中全會結果將為未來提供重要線索。無論是政治權力重新分配,還是經濟改革深化,大陸的選擇將深刻影響全球格局。在這動盪時刻,國際社會需密切關注大陸動向,以應對潛在變局。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