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今天(8日)報導,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中央再度下達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央預算投資,用於擴大「以工代賑」項目,促進重點群族就近就業與增收,預計可帶動超過31萬人就業,其中包括貧困、返貧人口。
據了解,「以工代賑」是一種扶貧政策,指政府透過基礎建設工程,讓需要救濟的民眾以勞務換取報酬,取代直接現金或物資救濟,其中「賑」字指的就是賑濟,政府提供工作機會的同時也能建設地方,提升公共服務。 據指出,此輪投資將支持1975個項目,預計可吸納並帶動超過31萬人就業,涵蓋脫貧人口、防返貧監測對象、返鄉農民工及其他農村勞動力等群體。其中,45.9億元將直接用於發放薪資,占總投資的45.9%,勞務報酬比例持續提高,官方欲採取直接惠及基層勞動者的搓施。
本次資金主要用於大陸中小型農村基礎設施及城鄉融合發展項目建設,涵蓋強化村道巷道品質、小型道路改造、排灌溝渠疏浚、農田整治、供排水管網鋪設,以及修建橋涵、蓄水池等共超過2萬公里和9000餘畝農地的工程。
截至6月底,大陸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已聯合下達2025年度以工代賑投資總額295億元,支持近6000個項目實施,累計吸納約70萬名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計劃發放勞務報酬逾110億元,進一步拓寬群眾穩定增收渠道。
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副司長牛曉姝表示,下一步將督促地方推動項目加快開工,確保專案群體充分參與建設任務,薪資按時足額發放,同時完善項目執行機制,讓以工代賑發揮更大逆周期調節作用,助力穩就業、促振興。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近日在記者會上曾指出,以工代賑項目要最大幅度提高勞務報酬占中央投資的比例,並以多種方式開展培訓提高務工技能,充分發揮以工代賑中「賑」的實效。
李超提到,去年11月以來,中央支持地方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就有3900餘個,預計能解決38萬名困難群眾的就業增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