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產業界將忍無可忍!」李鴻源曝726日賴政府暗黑內幕

大罷免即將在726投票,圖為支持罷免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的團體1日在台北市中山區大樓外牆掛上海報,與下方反罷免布條形成對比。圖/中央社
大罷免即將在726投票,圖為支持罷免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的團體1日在台北市中山區大樓外牆掛上海報,與下方反罷免布條形成對比。圖/中央社

大罷免進入最後投票階段,中選會日前公告,7月26日將進行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投開票,藍綠正式進入罷免與反罷免決戰。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罷免行動之所以選在7月26日進行,就是擔心到了8、9月之後,「一旦連番跳電,民眾將轉而關注更切身的生存問題,罷免訴求將會被邊緣化」。

針對726大罷免投票,李鴻源在節目《觀點芹爆戰》中直言,台灣目前內政最迫切的危機不是政治紛爭,而是能源與水資源的壓力。他警告,台灣的燃煤使用比例已達9成以上,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若7、8、9月出現大規模跳電,民怨勢必一觸即發,將直接衝擊原本聲勢浩大的「726大罷免行動」。

「內政最關鍵的是水跟電,尤其電力一旦出問題,不只民眾受不了,連產業界也將忍無可忍。」李鴻源表示,台灣長期以來對能源與基礎建設的忽視,如今在極端氣候與全球局勢緊張的夾擊下,終於走到了臨界點。

李鴻源分析,罷免行動之所以選在7月26日進行,就是擔心到了8、9月之後,一旦接連跳電,民眾將轉而關注能源的問題,罷免訴求將會被邊緣化。「到了8、9月,一直跳電,跳到大家受不了,什麼大罷免就沒有了,大家就回去關心電價、冷氣、供電穩不穩,這才是人民的真實生活。」

李鴻源進一步指出,民進黨政府深知總統賴清德僅以約4成選票當選,是所謂的「少數總統」,因此大罷免就是朝著「只要罷免掉幾席,就能變成立法院多數的方向去算計」。不過,李鴻源認為,​面對外在挑戰與能源危機,台灣應該組成聯合政府,共同面對,結果賴清德只有40%,但卻沒有要整合朝野,而是繼續推單邊政策,這不符合台灣目前的狀況。

他更預測,若726罷免案在台北市等地成功過關,緊接著的補選局勢對民進黨並不樂觀,「萬一不幸被罷掉幾席,補選還是國民黨當選,不是民進黨當選。」在野勢力若藉此取得立院多數,賴政府的施政動能將受到更大掣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