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戰機使用了50年,這在任何一個世代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F-5系列戰機實實在在在台灣的領空上服役半世紀。
F-5戰鬥機從F-5A到現在的F-5偵照機,由於台灣軍方不斷改良、精進,將這款戰機用到「最後時刻」,未來的偵照任務,將由即將引進的RQ-9無人機、「銳鳶」無人機及RF-16戰機取代。
以目前世界各國戰機的任務來看,無人化是趨勢,也是走向,F-5退出防務是十分合常理的事情。也意味著,購自美國的無人機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加入台灣空防。
F-5E/F外號老虎機(TigerⅡ),簡單好用,傳統油壓連桿操縱強調協調達到「人機一體感」。1995年台灣海峽飛彈危機,F-5E/F就是以單一機型扛起空防重任、捍衛台海上空。
F-5能夠在台灣服役如此之久,在於美國的技術轉移外,大部分的F-5戰機都在台灣生產,包括整修、改良,甚至生產都可以在台灣進行,部分零組件還可以出口,可見這款戰機在台灣空軍運用的十分熟稔,而且淋漓盡致。
最後一架F-5於1986年底出廠,在台灣共計生產F-5E單座機242架,F-5F雙座機66架,總數為308架戰機。
目前空軍3型主力戰機,F-16、IDF經國號與幻象2000二代機都是採用線傳飛控(Fly-By-Wire)操作系統,線傳飛控強調的是飛行員對於飛行程序和飛機系統的熟練。譬如,飛行員只要將飛行的意圖傳達給電腦,F-16會自動協助計算與飛行。
F-5E/F是採傳統液壓鋼繩連桿方式操縱,就像開機械式老車,非常仰賴飛行員展現手眼協調能力,將眼睛看到的環境情況,透過手與腳來操作操縱桿與方向舵,讓F-5E/F戰機達成想要的飛行姿態。
F-5E/F戰機在台灣服役的全盛時期,空軍共有5個聯隊操作F-5E/F戰機,在沒有F-16、lDF、幻象2000等戰機之前,過去50年的台灣空防全由F-5一肩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