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翼龍」家族     中國無人機的研發秘境

停機坪上工作人員對剛降落的「翼龍-2」大型無人機進行檢查和關機。圖/取自中新網
停機坪上工作人員對剛降落的「翼龍-2」大型無人機進行檢查和關機。圖/取自中新網

以「大國之翼   龍行天下」為主題的2023年航空工業國企開放日系列活動之走進中航無人機活動,在四川自貢舉辦。

中共中央、省級20餘家媒體走進中航無人機,透過參觀、觀看試飛演示等多種形式,實地了解大陸國產大型高端無人機研製及產業建設發展成就。

走進自貢航空產業園,跑道、停機坪、飛行區域、配套建設管制塔台、航站綜合樓、導航台、飛行服務站等設施設備齊全,這裡是四川省低空空域試點改革重點區域。

中航無人機在成都和自貢佈局兩個基地,擁有完整無人機系統製造體系,和各類先進的資訊化平台,具無人機設計製造一體化能力,建成多條涵蓋資訊化裝配系統的無人機裝配柔性生產線,是大陸無人機研制生產的主要基地。

走進中航無人機生產廠房,現場停放著多架翼龍系列無人機。其中「翼龍-2」無人機具備全天時、全天候、全疆域、多場景任務執行能力。「翼龍家族已形成包括翼龍-1翼龍-2翼龍-3翼龍-10等系列平台、一體化指控系統及通用化綜保系統在內的產品譜系。」

中航無人機總設計師李屹東說,「翼龍」無人機自2007年首飛,歷經16年篳路藍縷,已實現產品譜系化和系列化發展。

飛行表演現場,攜帶光電吊艙和合成孔徑雷達等載荷的「翼龍-2」無人機按預定規劃自主駛入跑道,短距起飛,爬升、轉彎後,低空通場飛行。執行低空8字繞飛。最後,自主下降、平穩降落在跑道上。

以「翼龍-2」無人機為基礎,結合場景需求改進的「翼龍-2H」氣象型、「翼龍-2H」應急救災型、「海燕」Ⅱ型等大型無人機,還先後參與了河南鄭州特大暴雨應急救援、四川瀘定地震應急救援以及成都大運會氣象服務保障等工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