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烏克蘭的直接軍事援助可能中斷,歐洲領袖正積極探討購買美國製造的武器以武裝烏克蘭,填補援助缺口。
彭博周日(25日)報導,歐洲正考慮透過策略,以確保烏克蘭能持續抵禦俄羅斯進攻。不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歐洲自身缺乏足夠的武器庫存,同時軍工生產能力有限,無法獨立滿足烏克蘭的需求。與此同時,美國已明確表示將停止向烏克蘭直接提供武器,並拒絕歐洲要求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制裁以迫使其立即停火的呼籲。為應對此局面,歐洲內部逐漸形成共識,計畫將採購更多美國武器系統,如導彈、防空系統及裝甲車輛等,並將其轉交热克蘭對抗俄羅斯。
報導指出:「若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拒絕向烏克蘭提供美國武器,歐洲將接手。這將幫助烏克蘭遏制俄羅斯的進攻,並可能對普丁(Vladimir Putin)施加新壓力,促使其認真考慮停火談判」。知情人士補充,若歐洲能說服川普政府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情報,例如衛星數據與目標定位資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或能維持現有戰線,增強防守能力。
報導進一步透露,美國此前短暫中止與烏克蘭的情報共享,已為基輔的軍事行動帶來挑戰,例如精準打擊能力的下降。此舉也引發美國盟友的廣泛擔憂,恐未來自身也可能面臨類似情報斷供的風險。知情人士預期,美國仍可能繼續提供情報支持,以協助烏克蘭進行目標定位,但具體程度取決於未來談判。
專家警告,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批准並資助的對烏武器轉移可能即將於夏季耗盡,屆時歐洲難以自行生產足夠武器填補空缺。分析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試圖利用這一局勢,加大對烏克蘭東部及南部戰線的進攻力度,特別是在頓巴斯(Dunbas)地區。專家表示,歐洲若成功採購並轉運美國武器,可能為烏克蘭爭取關鍵時間,並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壓力。
為實施這一計畫,歐洲國家正考慮動用北約(NATO)框架內的資金或雙邊協議,直接向美國軍火商採購武器。彭博提到,德國、法國及波蘭等國已在內部討論如何分配資金及協調物流,但具體細節尚未公開。同時,歐洲也計畫與烏克蘭政府密切協調,確保武器快速部署至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