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50%關稅威脅 美歐多年累積貿易戰恐一觸即發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又威脅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50%關稅。圖/翻攝自N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又威脅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50%關稅。圖/翻攝自N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自6月起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50%關稅,貿易戰再掀波瀾。此舉正值美歐關係全面惡化之際,也是雙方歷經數月經貿摩擦後的最新衝突。歐洲聯盟迅速反擊,警告跨大西洋貿易應建立在「尊重,而非威脅」的基礎上。川普前經濟顧問形容此舉為「警告性的一擊」,歐盟則重申偏好透過談判解決爭端,「但不是不惜一切代價」。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川普日前在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與布魯塞爾的貿易談判「毫無進展」,並威脅自6月1日起對所有歐盟進口商品徵收50%的統一關稅。這番言論是川普再度對歐盟發出強硬訊號,也反映出美歐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信任裂痕與關係持續惡化。雙方已陷入為期數月的經貿角力。

川普此次表態緊接著他4月2日所宣布的「解放日」關稅政策,當時他聲稱將對歐洲商品課徵39%關稅,儘管後來一度收回,如今立場卻更加強硬。

歐盟作為全球最大貿易體之一,擁有近4.5億人口,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夥伴之一。根據統計,歐盟去年對美出口商品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從美國進口則約為3,700億美元。

歐盟貿易專員瑪洛什・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於23日晚間表示:「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關係無可比擬,必須以相互尊重為前提,而非威脅。」他在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通話後指出,歐方仍致力於「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

儘管歐盟表達談判意願,雙邊關係裂痕仍不斷擴大。歐洲多位官員對川普重拾其第一任期的對抗路線深感憂慮,當年他公然挑戰數十年來的跨大西洋合作,並一再將歐盟形容為「設計來剝削美國」的經濟對手。

川普前經濟顧問摩爾(Stephen Moore)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川普此番關稅威脅是對歐盟遲未提出具體方案的強烈表達不滿。他指出:「我認為他本希望歐盟現在能端出某種協議,但目前尚未出現。」並將50%的關稅威脅形容為「警告性的一擊」。

早在2018年,川普就曾公開表示「沒有任何人比歐盟對我們更糟」,並指控歐盟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剝削美國。他今年再度重申類似立場,聲稱歐盟「就是為了欺壓美國而成立的」。

川普第一任期的意識形態顧問,包括班農(Steve Bannon)與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都曾公開抨擊歐盟,而川普目前的核心幕僚中亦有不少人持類似觀點。

此外,在2025年德國聯邦選舉前,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曾出席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造勢活動,該黨主張德國應退出歐盟。現任副總統范斯(J.D. Vance)則於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歐洲領導人針對言論自由、移民與國防等議題發難,重創歐洲對美國作為價值盟友的期待。

范斯表示:「我最擔心歐洲的威脅,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部。歐洲正在遠離它與美國所共享的一些基本價值。」

安全議題一直是川普第二任期對歐政策的核心焦點,尤以與烏克蘭戰爭相關的國防資金爭議最為突出。

儘管美國政府近來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略有緩和,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仍多次公開反對對基輔提供軍援。他今年2月曾直言:「烏克蘭的命運如何,我一點也不在意。」而根據3月曝光的一則Signal群組對話,范斯對美軍打擊葉門一事也曾表達保留,稱他不願「替歐洲擦屁股」。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則在對話中警告,歐洲正在把美國當成「冤大頭」。

儘管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再三重申歐方希望促成「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歐洲各國其實早已開始為美歐關係可能持續降溫做出準備。本月稍早,謝夫喬維奇表示歐盟偏好透過談判解決爭端,「但不是不惜一切代價」。隔日,他即宣布歐方正擬定對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計劃。

在俄羅斯持續構成安全威脅的背景下,歐洲也正加速調整對美安全依賴的態度。德國本周宣布,將在二戰以來首次於境外部署一支常駐軍事旅,展現其對強化自身國防承諾的政策轉向。

這場貿易爭端同時也凸顯出英國在歐美關係之間的特殊位置。英國自2016年脫歐公投後,近期一方面與歐盟簽署貿易協議,另一方面也與美國達成新的經濟合作安排。儘管川普上月已同意將對英國商品的關稅維持在10%,使倫敦暫時躲過最嚴厲措施,但英國目前須謹慎在維持與華府的「特殊關係」與深化與布魯塞爾的經貿往來之間取得平衡。

然而,隨著跨大西洋緊張局勢不斷升高,即便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也難以置身事外。作為全球地緣政治的重量級角色,歐盟不太可能對美方重稅措施保持靜默,勢必將提出實質回應。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