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國立政大外交系兼任教授 中美文經協會秘書長
賴政府執政一年以來的內政外交成績,在最近的民調中無所遁形。一年來陸續發生兩岸關係緊張升高、立法院朝野惡鬥、全台掀起大罷免、川普總統施行關稅戰、台灣內外承受衝擊既多且劇。5月15日TVBS民調中心發布的資料顯示,對於賴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36%民眾滿意、58%民眾不滿意;對於政府推動外交,提昇國際地位的表現,40%民眾滿意、確有51%民眾不滿意。尤其兩岸關係,不滿意度排名第一。
賴政府只剩12國有邦交
我國外交處境艱難,眾所皆知,現僅12國與我維持外交關係,且完全沒有大國外交支持。幾個攸關國家發展與民眾利益的國際組織,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航空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等,我國皆不得其門而入。這種形同國際孤兒的慘狀,政府固然可以悲情訴求謂「中共打壓」,但與過去馬英九總統任期的兩岸關係迥然不同:台灣並未頻繁斷交、並未完全失去國際空間。如今外交艱困,是執政黨心態可議。豈能一味簡單地歸罪北京的壓迫,而不作任何檢討?
衡諸我國當前的外交努力,應該跳脫意識形態掛帥,政黨利益優於國家利益;而非政治考量優先專業考量,因循苟且得過且過。第一要務在於秉持「和平至上、避戰為先」。台灣固然處在所謂的「第一島鏈」位置,但第一島鏈並非牢不可破的防線,美國也已非二次大戰結束時世界獨強。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言行特異,不確定性極高,我國必須自覺危險處境,以追求和平為首要目標;且以避戰為先、不打沒必要的仗。否則沒有和平,國成焦土。
第二要務是「審時度勢、慎謀能斷」。現在各國固然在全球化浪潮翻滾,然而綜合國力和國民財富差距日益拉大,許多國家面臨不穩和強國欺凌,國際危機比比皆是。台灣面對美中兩強夾擊,但仍有其他的集團像歐盟、日韓東協等國可資交往,作為縱橫捭闔籌碼。《孫子兵法 》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和謀略緊密結合,政府不應冒險躁進、更遑論以情緒挑釁。賴總統所提「脫中入北」戰略並不聰明,現在中國大陸近300萬台商及其家屬,台灣如何脫中,把他們當空氣嗎?又如何入北?台灣還剩多少利基可以輸出當作「投名狀」?
賴政府對外工作只會對美瞌頭
第三要務在於「靈活務實、國家第一」。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向世界開砲,發起徵收對等關稅,全球股市匯市與國際貿易全盤震盪,經過一週思考,他改動一些國家的關稅比率。據川普說法,他意在重訂稅率和扭轉貿易收支。中國大陸面對美國關稅壓迫,擺出「奉陪到底」架勢,美國被迫降低關稅至現有的30%;韓國日本都對川普政府堅持繼續談判,已經得到較佳稅率待遇。賴政府以美國馬首是瞻,反使台積電變成美機電。5月11日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率團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他在美國指稱「政府正在盤點對美國的投資,希望台美合作可以促成美國的再次偉大」。他的發言,使人忘了龔明鑫究竟是美國代表還是台灣代表!他的發言,被批評為「磕頭外交」。
第四要務在於「有為有守、摒棄務虛」。務虛容易務實難,但務實更有助於面對挑戰。現為世衛組織在日內瓦開世衛年會期間,由於兩岸關係嚴峻,台灣在馬英九時代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的情景不再,台灣政府再度以衛福部長為首的一干官員及學者遠赴當地宣講,遭到論者譏諷為浪費公帑;但官員仍反嗆在野黨砍了預算,「致使宣講人數減少」,而不論此行是否為「撞牆外交」。由台北市主辦的今年「世壯運」籌備單位,早在2月25日即去函總統府邀請賴清德致詞,賴總統推以政務繁忙無法出席。當知道國際AI巨擘黃仁勳參加,總統府改以蕭美琴副總統瓜代,主辦單位被迫更動警衛和動線安排。以上的例子,成為賴政府務虛作風的冰山一角。
第五要務在於「內外同心、全民協力」。執政黨口口聲聲用人唯才、不次拔擢,但仍是摒棄專業、顏色掛帥、用人唯親。賴政府和蔡政府一脈相承,多次高級外交人員的聘任,都跳過專業、任用不稱職官員。蔡政府曾以「口譯哥」趙怡翔聘為駐美辦事處政治組組長,該職務為高級常任文官,通常從基層爬起需25年時間,趙怡翔卻以政務官路徑空降,嚴重破壞文官體制。最近再度傳出將派原立法委員林昶佐擔任駐芬蘭代表,更顯示賴政府罔顧專業,只為酬庸的本質。如此失信於民,打擊士氣及破壞官箴的作為;加以大罷免如火如荼、恣意分裂社會的行徑,實無法團結全國人民意志共同對外。執政黨倘為國家永續發展計,不能不幡然改圖,以融合共識致力外交。
4月23日賴總統在接見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訪問團時端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積極推動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防預算並將提升到GDP的3% 以上,強化經濟韌性、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台灣與民主陣營肩並肩,以實力達到和平目標,以及在對等尊嚴之下,台灣願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謀求兩岸和平穩定」。
賴式「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的前三項係老生常談並無新意,不過他不忘在最後一項提到兩岸,顯然知道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互為表裡不能偏廢。面對川普的咄咄逼人,外交及兩岸關係是否必須走「撞牆」或「磕頭」的老路,就看賴總統怎麼做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