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總統大選首輪結果 圖斯克政府收到選民亮「黃牌警告」

與總理圖斯克關係密切的華沙市長查薩科夫斯基,在波蘭組統大選首輪險勝對手。圖/取自查薩科夫斯基臉書
與總理圖斯克關係密切的華沙市長查薩科夫斯基,在波蘭組統大選首輪險勝對手。圖/取自查薩科夫斯基臉書

波蘭於18日舉行總統大選,這場勢均力敵的選戰將左右中間派政府的未來。首輪結果顯示,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所領導的自由派陣營正面臨一波席捲歐洲的反建制浪潮。與圖斯克關係密切的華沙市長查薩科夫斯基(Rafal Trzaskowski)險勝由民族主義反對黨「法律與正義黨」(PiS)推出的保守派歷史學家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有學者將這場選舉形容為查薩科夫斯基收到的一張「黃牌警告」,並指出6月1日的決選將至關重要。

路透報導,圖斯克所屬的聯合執政聯盟支持的候選人總計取得40%選票,極右翼政黨則創下歷來最高的21%得票紀錄。

會說六種語言、父親為爵士樂手的查薩科夫斯基,在波蘭五大城市的得票比五年前首輪大選時少了近25萬票。當年PiS支持的現任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成功連任。

波蘭科學院社會學家雷夏德(Andrzej Rychard)形容此次選舉結果是一張對查薩科夫斯基的「黃牌警告」,並指出6月1日難以預測的決選將至關重要。

若查薩科夫斯基勝選,圖斯克將有機會完成他在2023年勝選時所承諾的民主改革,終結PiS長達八年的統治。圖斯克與波蘭的西方盟友一致認為,PiS政府已嚴重破壞權力制衡體系。

相反地,若擁有社會保守主義與疑歐立場的納夫羅茨基勝選,將進一步阻撓圖斯克的改革,並削弱他重建歐洲團結、持續援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的努力。與杜達相同,納夫羅茨基也可能阻止圖斯克落實放寬波蘭幾乎全面禁止墮胎的法案,這是圖斯克2023年選舉的重要政見之一。

然而,納夫羅茨基在首輪的表現同樣不佳,得票率僅29.5%,遠低於PiS在2023年國會選舉中獲得的35.4%。

這次真正取得進展的是反建制政黨,例如極右翼的「聯盟黨」(Confederation)與激進左翼政黨,表現均優於前次國會與總統選舉,這並非偶然。

全歐洲的選民普遍對於執政建制政黨無法有效應對通膨與移民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感到挫折。

自2004年起,波蘭等中東歐前共產國家踴躍加入歐盟,但民眾原先寄望能快速追上西歐富裕國家的夢想近年逐漸破滅。COVID-19疫情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造成的經濟衝擊,嚴重阻礙中東歐地區的經濟趕超進程。歐洲央行去年6月指出,自2019年以來,趕超進程已陷入停滯,甚至出現倒退。

巴托里基金會(Batory Foundation)政策主任·伊茲德布斯基(Krzysztof Izdebski)表示,本次多數選票流向反對陣營。他說:「很明顯,過去兩年發生的一切,並未打動波蘭選民,也未讓他們相信改革可以實現。激發反對派選民熱情的議題,依然沒獲得回應。」

查薩科夫斯基也試圖與圖斯克政府保持一定距離。競選團隊成員洛博達(Dorota Loboda)表示:「我們絕無意退出聯盟政府,同時我們強調,查薩科夫斯基當選總統後,將不會是政府拼圖的一部分,而會是獨立的元首。」

兩位進入決選的候選人都必須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出口民調顯示,30歲以下選民的投票率接近73%,明顯高於全體選民的67%。

極右翼候選人門岑(Slawomir Mentzen)在首輪獲得14.8%得票,名列第三,其中超過36%的選票來自年輕選民。左翼激進派的贊德貝格(Adrian Zandberg)得票率為4.9%,其中19.7%來自年輕選民。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