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日(18日),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辦公室發表聲明,指出拜登已於上周五(16日)確診患有侵襲性攝護腺癌(aggressive form of prostate cancer,又稱惡性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拜登及其家人正與醫療團隊討論治療方案。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拜登日前因尿路症狀就醫,醫生發現其攝護腺有一個「小結節」,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聲明指出,拜登的癌症「格里森評分(Gleason score)為9」,並已「轉移至骨骼」。格里森評分用於描述攝護腺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態,9至10分表示癌症最具侵襲性、此癌症已為第四期,意味著已擴散至其他部位。
現年82歲的拜登於今年(2025年)1月卸任,成為美國史上最年長的在任總統。在其總統任期內,拜登的年齡與健康狀況屢遭質疑,最終在黨內壓力下放棄連任競選。
這份並未署名的聲明中指出:「雖然這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但癌症對激素治療敏感,有助於有效控制病情」,拜登及其家人正與醫療團隊討論治療方案。攝護腺癌專家表示,拜登的診斷屬嚴重病例,一旦癌細胞擴散至骨骼(攝護腺癌常見轉移部位)已無法根治。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多次公開批評拜登,並將國內多數問題歸咎於他,但周日晚間在個人社群發文表示對拜登的支持,「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和我對拜登的健康狀況感到難過,我們向吉兒(Jill Biden)及拜登家人致上最誠摯的祝福,祝願他早日康復」。
Donald J. Trump Truth Social 05.18.25 05:32 PM EST pic.twitter.com/BApgOnCZrY
— Commentary Donald J. Trump Posts From Truth Social (@TrumpDailyPosts) May 18, 2025
與拜登共事的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表示,她與丈夫對拜登的診斷感到「悲痛」。她在個人社群寫道:「喬是一位鬥士,我相信他將以一貫的堅強、韌性與樂觀面對這一挑戰。我們期盼他完全且迅速康復」。
Donald J. Trump Truth Social 05.18.25 05:32 PM EST pic.twitter.com/BApgOnCZrY
— Commentary Donald J. Trump Posts From Truth Social (@TrumpDailyPosts) May 18, 2025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攝護腺癌專家莫爾博士(Dr. Judd Moul)指出,癌細胞擴散的患者「可能存活5年、7年,甚至10年以上」。治療的第一步是阻斷促進攝護腺癌生長的睪固酮(testosterone)。莫爾博士表示,過去這需要通過手術移除睪丸,如今患者可選擇注射藥物或口服藥物來抑制睪丸生成睪固酮,同時搭配其他藥物阻斷殘餘睪固酮的產生。他補充說,類似拜登年齡與病情的患者並不少見,且近10年來存活率已提高近三倍。
卸任後,拜登大多在德拉瓦州低調生活,偶爾前往華盛頓與幕僚規劃後總統生涯。在川普就職滿100天及拜登總統任期相關書籍出版前夕,拜登接受採訪,駁斥外界對其精神衰退的質疑。他在《The View》節目中表示:「他們錯了,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些說法」。他還稱,若未退選,他有信心能擊敗川普。然而,去年6月一場災難性的辯論表現,讓拜登顯得迷茫無力,迫使許多民主黨高層重新審視對其連任的支持。退選後,拜登轉而支持賀錦麗,但賀錦麗最終敗給川普。
此外,上周末公開了一段2023年拜登與特別檢察官赫爾(Robert K. Hur)關於機密文件處理的5小時訪談錄音,顯示拜登語速緩慢、難以提供具體日期與細節。赫爾最終未建議對拜登提出指控,部分原因是認為陪審團可能視拜登為「一位記憶力不佳、令人同情的老人」。2024年2月拜登在任時,其長期醫師於沃特里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為他進行例行體檢後,宣稱他「適任總統職務」。
拜登及其家人一生面臨多項健康挑戰。1988年,拜登曾因兩次腦動脈瘤險些終結政治生涯;其子博(Beau Biden)於2015年因惡性腦癌(膠質母細胞瘤)去世。今年1月卸任前,拜登在接受《今日美國》(USA Today)專訪時被問及是否有精力再擔任4年總統,拜登表示:「誰知道呢?目前為止還不錯。但誰知道86歲的我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