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中美貿易衝突自2025年初急劇升溫,雙方相互施加高達145%與125%的懲罰性關稅,全球經濟籠罩不確定性陰霾。美國與中國大陸高層於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展開首次閣僚級會談,試圖緩解緊張局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5月11日宣布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並宣示次日簽署行政命令降低藥價;中國大陸與美國媒體報導稱雙方同意取消91%關稅並暫停24%關稅。中美貿易戰的「膽小鬼賽局」(Chicken Game)特徵顯著,雙方立場轉向妥協,惟細節待確認,全球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
美國於2025年4月2日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34%關稅,引發雙方關稅戰快速升級。日本瑞穗調查技術公司估計,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關稅已達145%,中國大陸對美報復性關稅為125%,導致中美貿易活動面臨「毀滅性打擊」,中國大陸對美出口可能銳減80%,對GDP造成2.5個百分點下行壓力。美國雖將智慧手機、半導體等電子產品排除在關稅外,但高關稅仍覆蓋廣泛品項。
中國大陸強化稀土與軍民兩用產品出口管制,並將多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顯示強硬立場。雙方於5月10日進行逾10小時閉門會議,11日繼續磋商,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稱談判「富有成效」。川普11日白宮聲明宣布達成協議,解決1.2兆美元貿易逆差,並宣示12日簽署行政命令降低藥價30%至80%。
根據中國新聞社報導,中美同意取消91%關稅並暫停24%關稅,惟實施細節待5月12日聯合聲明確認。貝森特表示,會談目標為緩解緊張,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補充,雙方迅速達成共識,反映分歧或非原先想像之大。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未公開回應,態度謹慎。
川普9日曾提出將對中關稅降至80%,被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稱為「隨口一提」,惟最新表態顯示態度轉為樂觀。X平台帖子反映市場對協議持樂觀預期,但部分觀察家質疑細節真實性,認為可能是川普為國內政治塑造形象。
中國大陸對貿易戰耐受力增強。瑞穗調查技術公司指出,2024年中國大陸對美進口依存度僅6.3%,遠低於美國對中國大陸的13.8%。在約1200個進口品項中,中國大陸對美依存度超30%的僅85項,遠少於美國的205項。習近平政權推動的「自立自強」政策,使半導體與關鍵原材料國產化進展顯著,降低對美依賴。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5月7日下調政策利率與存款準備率,顯示對貿易戰經濟風險的警惕。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內需,通過補貼抵消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漲,增強經濟韌性。中國大陸在談判前夕與多國簽訂採購合約,替代美國產品,分散供應鏈風險。
中國大陸利用貿易戰激發愛國情緒,鞏固政權穩定。《人民日報》強調備戰「長期鬥爭」,將貿易戰與南北韓戰爭相提並論。外交部發言人在X平台引用毛澤東抗美言論,激發民眾對抗意識。輿論對談判持謹慎態度,認為中共警惕美國要求其經濟結構調整。
無選舉壓力的中國大陸通過高科技監控與宣傳控制輿論,降低內部不滿風險。相比之下,美國面臨2026年中期選舉壓力,高關稅引發的通膨可能削弱川普支持率,迫其尋求妥協。
美國高關稅政策雖旨在保護國內產業,但負面影響顯著。瑞穗調查技術公司估算,高關稅將推高美國通膨率1.6個百分點,GDP下降1.3個百分點。國家零售聯合會預測,2025年下半年美國進口將年減20%,顯示貿易戰對國內經濟的即時衝擊。消費者因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承壓,可能將不滿轉向川普政府。
川普的強硬姿態迎合共和黨對中鷹派立場,但若關稅導致經濟惡化,2026年中期選舉可能使共和黨失利。貝森特強調,美國不尋求在紡織品等非戰略領域「脫鉤」,但對半導體、鋼鐵等關鍵產業保護不鬆動。X平台揣測美國可能將關稅降至30%,民生商品降至25%,惟官方未證實。
川普需平衡國內政治與經濟壓力。11日白宮聲明顯示,他將簽署行政命令降低處方藥價格30%至80%,並採「最惠國政策」,以國內政治議題分化注意力。川普試圖將談判與地緣政治議題綁定,如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案件,進一步複雜化談判。
白宮強調美國不會單方面降稅,中國大陸需同步讓步。川普11日宣稱協議解決1.2兆美元貿易逆差,顯示其試圖塑造談判成功的國內形象,但細節待12日聯合聲明公布,疑慮依舊。
中美高關稅對峙持續加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下調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至2.8%,歸因於川普的關稅政策。中國大陸對美出口銳減將導致全球供應過剩,推高非美市場的通縮壓力。中國大陸可能轉向第三國市場,但歐洲與東盟對中國大陸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將限制其出口擴張。
美國經濟面臨通膨與成長放緩雙重壓力。關稅將推高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選民情緒,可能迫使川普調整政策。野村總研警告,貿易戰可能導致中國大陸損失1600萬個就業機會,加劇其國內經濟挑戰。
雙方在膽小鬼賽局中試圖迫使對方讓步,但中國大陸憑藉低進口依存度與強大內部控制,擁有更大耐受力。美國最終可能妥協,但需時間掩飾讓步,以維持國內支持。X平台帖子反映市場預期關稅降至10%-30%,惟細節未明,芬太尼議題或成談判焦點。
全球經濟短期內難逃動盪。金融市場若因不確定性劇烈波動,可能加速談判進程,但中美對峙的核心矛盾難以短期化解。日內瓦談判若確認91%關稅取消、24%暫停,將緩解壓力,惟系統性摩擦或持續存在。
中美貿易談判於日內瓦展開,川普11日宣布達成協議,並宣示12日簽署行政命令;中國新聞社報導稱雙方同意取消91%關稅並暫停24%,細節待聯合聲明確認。中國大陸憑藉經濟耐受力與愛國動員,採持久戰策略;美國則受制於通膨與選舉壓力,轉向妥協。在這場膽小鬼賽局中,雙方態度有所軟化,但全球經濟仍受不確定性影響。短期內,關稅大幅降低取決於12日聲明,談判進程與市場反應將決定賽局走向。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