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1日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宣布,12日上午9時將在白宮簽署一項「美國歷史上最重要行政命令之一」,大幅下調美國處方藥與藥品價格,降幅預計達30%至80%。川普強調,此舉意在終結美國長年為全球藥價「買單」現象,並實施所謂「最惠國政策」,要求美國支付藥價不高於任何其他國家。
川普在文章中指出,多年來美國藥價居高不下,「有時同一藥品、由同一家公司在同一實驗室生產,卻在美國賣得比其他國家高5至10倍」。他說,製藥公司長期以研發成本為由,將高昂價格轉嫁美國消費者,並形容美國民眾是「冤大頭」。他暗示,這一結構與政治獻金有關,「但對我和共和黨無效,我們將做正確的事」。
根據川普說法,行政命令將立即導致藥品價格下滑,並伴隨其他國家價格上升,以實現「全球藥價平衡」,讓美國首次「被公平對待」。他稱該政策將「空前地」降低美國人民的醫療開支,並替國家節省「數兆美元」。
除簽署新行政命令,川普表示將推動最惠國定價原則,確保美國所支付藥價與世界最低標準看齊。這項構想早在他2020年任內即曾提出,但當時遭聯邦法院阻擋,原因在行政命令僅對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或醫療補助(Medicaid)有效,無法直接規範藥廠對私人保險、自費患者與藥品經銷商的收費。
這次川普再提出相似政策,引發外界褒貶不一。保守派人士柯克(Charlie Kirk)發聲表態支持,稱「大型藥廠多年來在華府遊說、對美國人價格詐欺,如今情況將不同」。但知名左派博主克拉森史坦(Ed Krassenstein)質疑其真實性說,「這只是川普的又一謊言。藥價不可能下跌30%至80%。目前美國藥價平均僅比經合組織(OECD)國家高2.8倍,且主要差距來自少數高價注射藥品。」
克拉森史坦說,即使行政命令順利簽署,也可能面臨法律與施政瓶頸,尤其在缺乏國會立法支持下,難以真正強制藥廠對非聯邦保險領域降價。他也提醒,川普上次推行類似政策最終被法院擋下,如今能否落實仍存變數。
美國《新聞週刊》說,川普此舉是企圖重塑「為人民減負」的最新動作。他上任初期即廢除拜登針對處方藥降價的行政命令,並在上月簽署新命令,指示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以市場競爭為手段壓低藥價。川普近來也積極要求眾議院共和黨對特定藥物強制設下價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