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同聲稱日內瓦貿易談判「具建設性」 細節5/12揭曉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貿易代表葛里爾(右)皆表示,美中日內瓦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貿易代表葛里爾(右)皆表示,美中日內瓦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中11日在日內瓦結束一場備受關注的高層貿易談判後,雙方均以正面口吻形容這次協商。美方官員宣稱已達成一項旨在縮減美國貿易逆差的「協議」,而中方則表示雙方已達成「重要共識」,並同意啟動新的經濟對話機制。這場為期兩天的談判結束後,雙方皆未公布具體細節。雙方官員預告將於周一(12日)對外說明更多內容。

這次談判對全球經濟影響重大。近幾個月,美中雙方互徵關稅已重創供應鏈、引發裁員並推升物價。金融市場持續關注雙方是否釋出緩和訊號。儘管雙方立場強硬,兩國官員皆曾表示有意尋求降稅途徑。

路透報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會談後指出,雙方將於周一在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則說,聲明將包含「對全球有益的好消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皆表示,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具體內容將於周一公布。

雙方在各自對媒體的簡報中都未說明,是否已就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45%關稅及中國對美國商品課徵的125%關稅,達成任何削減共識。貝森特先前曾表示,這些關稅實質上形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禁運,必須「降溫處理」。但葛里爾與貝森特未接受記者提問。

葛里爾表示,日內瓦會談最終達成的協議,是「我們與中國夥伴所達成的交易」,有助於縮減美國1.2兆美元的全球商品貿易逆差。

「正如財長所指出的,這是非常建設性的兩天。」葛里爾說:「我們能這麼快達成協議,說明雙方的分歧可能並不像外界原先想的那麼大。」他說:「這背後有大量準備工作,是促成這次談判順利的關鍵。」葛里爾並形容何立峰、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與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是「強硬的談判者」。

何立峰則在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對媒體表示,雙方就兩國關切議題展開「坦率、深入且建設性」的對話。何立峰表示:「這次會議取得實質進展,並達成重要共識。」引來現場眾多中方官員的掌聲。

何立峰並與WTO祕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會晤,伊衛拉對會談結果表示「感到欣慰」,並呼籲雙方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緩解貿易緊張情勢。WTO曾裁定川普政府過去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違反規定,但相關訴訟案件因美國封鎖法官任命,導致WTO上訴機構停擺,審理停滯。

何立峰表示,雙方已同意建立一個新的貿易與經濟問題諮商機制,細節將盡快敲定。

過去幾十年來,中美雙方曾成立多個類似機制,試圖化解雙邊經濟摩擦,包括2023年拜登政府時期由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與何立峰啟動的經濟工作小組。然而這些對話平台雖為雙方提供表達立場的空間,但始終難以推動華府長期以來的核心目標:促使中國由政府主導、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轉型為以國內消費驅動的經濟結構。

這是川普就任總統以來,美中高層首次面對面舉行經濟會談。葛里爾指出,在兩天的日內瓦會談前,雙方已完成大量前置準備。他強調,這項成果正是針對川普所宣布的「貿易逆差已構成國家緊急狀態」所作出的回應。他說:「我們有信心,這項協議有助我們解決這場國家級危機。」

白宮發出的新聞稿僅簡單重述了貝森特與葛里爾的發言,並未提供細節,標題為「美國在日內瓦宣布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U.S. Announces China Trade Deal in Geneva)。

同一天稍早,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中方「非常非常渴望」與美國展開對話,重塑雙邊貿易關係。哈塞特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節目《週日早間前瞻》(Sunday Morning Futures)專訪時表示,美國與其他國家本周內可能還會達成更多貿易協議。上周與英國達成的有限協議仍保留對多數英國商品的10%關稅。他表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已向他簡報,稱美方與葛里爾正推動約24項雙邊協議。哈塞特說:「這些協議形式類似對英國的協議,但每一份都是量身打造。」

川普則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雙方的談判是「一次全面重啟……在友好且建設性的氣氛中進行」。

華府目前希望縮減對中國的2,950億美元商品貿易逆差,並說服中方放棄其「重商主義」經濟模式;若要實現,將需中國進行一連串具政治敏感性的內部改革。

《紐約時報》報導,美中這次會談主要目的,是為後續更廣泛的經濟談判鋪路。自由派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貿易經濟學家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表示,美中願意繼續談是正面訊號,但雙方未宣布具體讓步,顯示後續談判仍將曠日費時。他說:「雙方開了16小時會,結果只是多辦幾場會,這聽起來實在很糟」。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