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0日在日內瓦,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的代表團進行了長達10小時的會談。目前尚不清楚雙方是否取得任何實質進展。一位官員透露,關於美中雙方關稅爭端、可能衝擊全球經濟的敏感談判,在歷時一整天的磋商後暫告一段落,將於11日續談。
美聯社報導,該名知情匿名官員表示,這場會談可能有助於穩定因美中對峙而動盪不安的全球市場。雙方對媒體均未發表評論,整場談判保密進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傍晚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寫道:「今天在瑞士與中國舉行一場非常好的會議,討論了許多議題,也達成了不少共識。雙方以友好但具建設性的方式談成了全面重啟。」川普說:「我們希望為了中美雙方的利益,中國能對美國企業進一步開放。」他強調雙方已「取得重大進展」。
在美中結束會談後,多輛黑色車隊離開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該處為本次會談地點,會談目標是為緩解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雙方外交人員亦證實會談確實舉行。
雖然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高,但外界仍寄望兩國能縮減彼此加徵的高額關稅,藉此緩解全球市場壓力,也讓跨太平洋企業免於持續受制於貿易摩擦。
川普上月已將對中國商品的總體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則回敬美國商品125%的關稅。如此高的關稅實質上形同雙方互相抵制彼此產品,嚴重擾亂去年高達66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
就在談判展開前一天,川普於Truth Social發文暗示關稅可能下調,寫道:「對中80%關稅差不多剛好!就看貝森特怎麼決定。」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孫韻(Yun Sun)指出,這是何立峰與貝森特首次會面,她對此次日內瓦會談是否會有實質成果表示懷疑。孫韻說:「最理想的情況是雙方同意同步降溫……即使只是小幅減稅,也能釋出正面訊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川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便積極將關稅作為首要的經濟手段,例如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但其中與中國的貿易衝突最為激烈。川普針對中國的關稅中,有一項20%是為了向北京施壓,要求其打擊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國;其餘125%則源於川普首任期間已存在的貿易爭端,加總後,部分中國商品關稅甚至超過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