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揭美對中談判策略內幕:川普的「大協議」執念主導全局

美國總統川普對習近平及可能達成的大型經濟協議始終懷有強烈執念。圖/翻攝自Face the Nation YouTube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對習近平及可能達成的大型經濟協議始終懷有強烈執念。圖/翻攝自Face the Nation YouTube頻道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談判團隊登機、前往參與全球最重要談判的數小時後,川普本人卻公然在談判前夕擾亂局勢,在社群媒體上投下一顆震撼彈,拋出將對中國課徵的145%關稅調降至80%的想法,給人一種談判尚未開始,他就已自行公開讓步條件的印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這種不合常規的做法,其實是他刻意為之。對他的首席談判代表來說並不意外,因為會前內部早已討論過是否調降對中關稅;但對中方官員而言,這無疑是一項突如其來的消息。

 

CNN分析,川普在貼文中假裝尊重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意見,稱最終是否降稅將由他決定,目的在於在中國談判代表眼中拉抬貝森特的地位。實際上,美國官員都心知肚明,真正決定重大協議的還是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已抵達瑞士日內瓦,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談,與中國高層官員接觸,著眼於那些也許目標不高,但同樣具有實質意義的成果。

白宮官員明確表示,他們將對中國的談判視為與美國同時積極推動的數十項其他貿易協議分屬不同路線。隨著川普在4月2日決定暫停「對等關稅」90天,這些協議的談判也正式啟動。

川普的顧問們認為,其中一些雙邊談判本身就可作為對中國施壓的槓桿,特別聚焦於與印太國家如南韓與日本的早期協議。

報導指出,白宮對中國的策略目前仍處於初始階段,整體做法明顯不同於當前優先推進的20多項談判。政府官員將這一進程構想為,先由雙方採取互動式的降溫步驟,接著對中國提出具體要求,例如打擊芬太尼(fentanyl),以及恢復川普第一任期時的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這些步驟將為雙方展開更廣泛貿易與經濟關係的討論奠定基礎。

葛里爾8日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這次談判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先讓情勢穩定下來,作為進一步推動更大進展的基礎。」

美方眼下更迫切的關切之一,是中國對稀土出口設下管制,這可能促使雙方在初期達成某些協議。但若要談成全面性協議,恐怕仍是曠日費時的長程作業,除非川普臨時又改變主意。

CNN分析指出,現任與前任政府經濟顧問在談論美中談判時幾乎都會強調一點:川普是那個隨時可能改變方針的變數。但川普的顧問們正試圖透過這場會議,為持續僵持且危險的對峙局面尋求突破。他們已在會前觀察到一些積極跡象,而這場歷經數月對峙後促成的會談,其實是熟悉且高度排演的劇本。

雙方幾乎同時宣布會議安排,也都強調,他們的首席談判代表「正好」經過這座歷來作為敏感外交關係中立場地的城市(瑞士日內瓦)。雙方也在維持強硬的公開立場之際,透過周邊管道釋出某種彈性訊號。

從雙方派出的談判官員看來,這場會議確實具有實質意義,目的是推動關係降溫。

中國方面由習近平的核心經濟幕僚何立峰率團,他是習核心圈成員之一。據兩位熟悉內情人士透露,習近平的公安部長王小洪也將出席。

葛里爾曾在川普第一與第二任期中與多位預計出席會議的中方貿易與經濟官員有過接觸,他表示這份名單代表「真正有誠意的代表」。葛里爾在CNBC說:「他們派出真正能談實質問題的人來,所以我有信心,這會是一場坦率直接的對話。」

如今貝森特已成為川普經濟團隊的對外代表人物。曾任第一任期高階貿易官員的葛里爾,在今年2月獲參院確認後,逐漸在川普的經濟團隊中扮演愈來愈核心的角色,也為美方提供同等的份量。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貝森特與葛里爾搭機前不久與他們通話,他在白宮對記者表示,會前從中方收到非常有希望的訊號。他形容這場會談的前期氣氛,雙方以尊重與合作的態度互動,並嘗試推動實質進展。

根據多位知情人士說法,這樣的外交氛圍與川普第二任期初期的混亂形成鮮明對比,當時中國官員苦於無法與美方決策圈接觸。據一位歐洲外交官透露,這讓中方感到困惑與挫折。該外交官指出,中方後來才意識到,川普確實下定決心要重塑雙邊關係,而他採取的手段,就是經濟施壓。

中國的報復行動,雖遭川普及其顧問警告,卻並不令人意外。這反而加深雙邊裂痕,不僅威脅全球經濟,也已對兩國國內經濟造成重大壓力。

美方官員無論在公開或私下都明言,中國經濟無法承受與美國長期貿易戰。他們的立場也因近期數據而獲得支持,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體系本就脆弱,再加上與全球最大經濟體間實質貿易禁運的風險,更加劇情勢。

美方官員指出,北京方面曾悄悄展開接觸,才促成這次會議的規劃,其中一名習近平的國安幕僚傳達了希望處理芬太尼議題的誠意。

報導指出,川普對習近平及可能達成的大型經濟協議始終懷有強烈執念,這在他第一與第二任期中都表現得相當明顯,也讓部分立場強硬的顧問頗感挫折。這些顧問普遍認為,川普對中國的整體評估是清楚的,重點在於減少美國面臨的經濟與安全風險。但具體例子也不難找出,川普經常偏離一貫的鷹派邏輯,採取出人意表的做法。

如今,那種追求「大協議」的衝動,可能又將驅使他出手。

一名前川普白宮官員對CNN說:「這是他的白鯨」,意即一個長年執著追求的終極目標。該官員說:「就像他曾渴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樣,一份中國大協議,對他來說就是經濟版的和平獎」。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