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今天(9日)表決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國定假日新增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即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4天,未來春節保證7天連假起跳,最多10天。
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僅屬行政命令層級,民眾黨團、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與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等都提案將實施辦法提升至法律位階。
去年10月23日「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已經舉辦公聽會,今年3月在內政委員會2次審查法案,3月31日初審通過草案,不過針對哪些日期該訂為紀念日及節日,以及是否該放假等,朝野立委仍未達共識,關鍵條文全數保留送朝野協商。歷經4月30日及昨日2次黨團協商,仍未有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昨日裁示「後續依議事規則處理」。
立法院會今天在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人數優勢下,表決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
現行國定假日共11天,三讀通過「還假於民」條文新增4天假,包括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另外勞動節從僅有勞工放假,改為全國放假1天,上述即「4+1」。
現行春節從除夕到大年初三共4天假期,修法後,小年夜也將放假1天,如果再加上周六、周日,未來春節假期將保證有7天連假起跳,最多可達10天。
三讀條文也明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的實施日期,自總統公布日施行。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將新增3天國定假日,分別是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
原民歲時祭儀可休3天
另外,三讀條文也明定,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由現行原民會公告放假1天,改為由原住民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3日放假。
三讀條文也增訂3月21日民族平等紀念日、4月7日言論自由日、6月16日原住民族抵抗日、8月1日原住民族日、8月15日終戰紀念日、8月23日八二三紀念日、9月21日國家防災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
節日部分增訂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農曆9月9日重陽節、小年夜、1月19日消防節、立春日農民節、3月30日國際醫師節、農曆4月8日佛陀誕辰日、5月12日國際護理師節、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6月5日環境日、6月8日國家海洋日、6月15日警察節、7月1日漁民節、8月8日父親節、8月第四個星期日祖父母節、9月9日國民體育日、11月8日海巡節、12月3日身心障礙者日、12月10日人權日、12月18日移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