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之父」 國際關係大師奈伊逝世  享年88歲

2013年國際關係大師奈伊(左)來台與時任總統馬英九(右)會面。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2013年國際關係大師奈伊(左)來台與時任總統馬英九(右)會面。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國際關係理論大師、「軟實力」一詞創始人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6日逝世,享年88歲。他的辭世,為其橫跨學術界、政府部門與全球思想領域的卓越職業生涯畫下句點。」

據《金融時報》報導,奈伊196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之後留校任教,成為哈佛甘迺迪學院的奠基人物。他在 1995 年至 2004 年擔任院長期間,將甘迺迪學院轉變為全球領導人的頂級培訓場所。除學術界之外,奈伊還在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在卡特(Jimmy Carter)總統時代,他推動核不擴散。後來,在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時期,他擔任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國防部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在制訂美國安全戰略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中國影響力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加強美日同盟。奈伊曾於2013年12月以哈佛大學教授身分來台訪問,與時任總統馬英九進行會面,並出席總統府月會發表演說。

奈伊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即一個國家透過吸引和說服而不是脅迫或賄賂來影響其他國家的能力。這個想法重塑了政策制定者和學者對全球影響力的理解,尤其是與傳統的「硬實力」策略相比,開始關注「硬實力」以外的國家影響力。他還進一步擴展了這個框架,提出了「巧實力」的概念,主張在外交政策中平衡運用硬實力和軟實力。

奈伊也與基歐漢(Robert Keohane)合作提出了「相互依存」理論,該理論強調國際關係的多面性和相互聯繫性,超越了簡單的權力動態。

奈伊一生筆耕不輟,在2025年3月為 Project Syndicate撰寫的一篇文章中,他探討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對自由世界秩序的影響,並警告支撐全球穩定的機構和聯盟可能會受到侵蝕。他認為,在印太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對全球組織與盟友關係會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

奈伊的逝世引起學術界和政界各界的悼念。前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奈伊對美國理解其在世界上的角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