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怡/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主任
新加坡國會大選於5月3日舉行,在33個選區中共選出97名國會議員,這是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之後的第14次大選。選舉結果在4日凌晨出爐,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了97個議席中的87個,即近90%的席次;其餘10席則由最主要的反對黨「工人黨」獲得。「人民行動黨」可謂大獲全勝。
「人民行動黨」完成第四代領導人的權力轉移
新加坡採議會內閣制,總統為虛位元首,不過總統也是由全民直選產生。目前總統並非由華人擔任,而是由斯里蘭卡裔的尚達曼擔任。新加坡規定,總統不隸屬任一政黨,所以尚達曼在選前辭去內閣職務,同時退出「人民行動黨」,最後成功當選第9任總統。
總統任期6年,國會議員任期最多5年,兩者任期並不一致。由於新加坡採內閣制,所以國會選舉才是政治競爭的重點。國會選舉的選區分為單選區與集選區。單選區共15個,採取簡單多數決,每區選出一席;而集選區有18個,由選民依據政黨名單投票,產生4至5席議員。為確保族群多元代表性,規定每組集選區候選人中,須至少包含一名來自馬來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數族群。
這次選舉,是由總理黃循財,也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秘書長,所領導的首次選舉考驗。「人民行動黨」的黨魁向來指的是秘書長,而非執委會主席,創黨的李光耀,以及其後的吳作棟、李顯龍都是擔任這個職務,並在大選獲勝後組閣。李顯龍係在去年5月,便將總理職務交給時任副總理的黃循財,然後在12月也將黨的秘書長職務交給了黃。所以,此次選舉的黨、政部分皆是由黃所領導,因此這次選舉可以視為是黃的領導獲勝,而非李氏家族的獲勝,雖然李顯龍仍有影響力。也就是說,新加坡人民已經認可了黃循財的領導,「人民行動黨」完成第四代領導人的權力轉移,這標示著黃循財的時代來臨。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人民行動黨」維持了60年的執政,這種長期一黨獨大狀態,從未出現政黨輪替,甚至在議會中也未能形成,可以監督執政的反對黨;使得新加坡雖是一個憲政主義國家,但不算是個完整的民主國家。依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所作2025年《全球自由度報告》,新加坡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程度,僅得48分,是屬「部分自由國家」(Partly Free)。新加坡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也一直被壓抑著。在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所發布的年度新聞自由指數,新加坡的排名始終在全球有評比的180個國家中,排名在100名外。
而新加坡對民眾日常行為監督的嚴苛程度,更是舉世聞名。例如,禁止口香糖在國內銷售,對使用公共廁所後不沖水、在非吸菸區吸菸、亂丟垃圾等行為,都可嚴格處罰。新加坡對於攜帶毒品入境或販毒,可處以絞刑。對於16歲以上50歲以下的男性犯罪者,還可使用鞭刑。不過,新加坡的治安良好、犯罪率低,應該也是嚴刑峻法下的結果。
換句話說,新加坡的不夠民主,其實正是新加坡人民主選擇的結果。因此,新加坡究係為民主政體?還是不民主政體?實在不好驟下定論。
「人民行動黨」滿意度其實一度下降
在這次選舉中,「人民行動黨」獲得65.57%的選票,甚至在10個選區獲得了超過75%的選票。工人黨成為唯一有當選席次的反對黨,僅有10個席位;而且在該黨核心的集選區得票率,還低於2020年的選舉結果。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在本屆大選中,共有11個政黨、211名候選人角逐,創下自1965年以來最多人參選的紀錄,可謂競爭激烈。而且,在此前的三次選舉中,「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曾兩度創下歷史新低,而「工人黨」則逐步擴大在國會的席次。2020年,新加坡大選投票率達到95.81%,為歷年來最高的一次,被認為是反對黨積極動員的結果,也是新加坡獨立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競爭。「人民行動黨」得票率降為61.23%,創下近年來的最低紀錄。選後,李顯龍繼續擔任黨的秘書長與總理工作,但2024年便將這兩個職位交給黃循財,完成領導層的權力交接,李顯龍只保留黨的中執委席位。
但為何行動黨能夠再次獲得民眾的高度支持?除了「工人黨」涉入國會說謊案外,主要還是在於川普關稅戰所造成的民眾恐慌心理,以及民眾對黃循財的信任。
民眾要的政府是:安全、低風險與穩定性
新加坡是一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當川普的關稅戰開始席捲全球,對貿易出超國造成嚴重衝擊時之際,民眾選票是投給:安全、低風險與穩定性,以及投給如何有智慧地帶領人民走出風險的政黨。當關稅戰陷入不斷對立與泥淖時,黃循財親上火線,對關稅戰將衝擊新加坡進行五分鐘的線上講話,成為新加坡穩定民心的定海神針,他的訴求也引起了選民共鳴。
黃在講話影片中表示:「在過去數十年間,美國是全球自由市場經濟的基石,然而美國現在的做法不是改革,而是徹底放棄了自己一手建立的體系,完全否定了WTO的框架。」他又說:「我們有被排擠、邊緣化,甚至遭世界遺忘的風險。國際機構變得越來越弱,全球的共同規範正在崩解。越來越多國家會基於自身利益行事,甚至使用武力或施壓手段來達成目的,這就是當今世界的嚴酷現實。我們不能再期待,保護小國的那些國際規則還會繼續有效。」
上述這番話若在台灣,可能就成了「疑美論」。但筆者認為,黃循財的講話點出了問題癥結,也表明了新加坡政府態度而穩定了民心。黃循誠實地剖析風險,比起虛假地隱瞞危機,更能獲得信任,這應該是黃及「人民行動黨」勝選的真正原因!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