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名家】大陸對美經貿抗戰與台灣命運

中共以提升國際影響力對抗川普關稅戰,領導人習近平日前在上海訪問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圖/取自中共外交部官網
中共以提升國際影響力對抗川普關稅戰,領導人習近平日前在上海訪問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圖/取自中共外交部官網

張榮恭/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  前大陸工作會主任

包括川普在內的美方官員頻頻放話中美兩國已開始就關稅問題進行溝通,川普本人甚至謊稱已和習近平通上電話。「解放日」滿月之前的兩天裡,美國財政部長貝特森連續自嗨「中國撐不下去了」。這都反映出中國大陸在這場攸關全球經貿發展、攸關中美經貿關係乃至政治關係的關稅戰中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顯襯了美國的戰略不安及戰略焦慮。

大陸既否認兩國已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更否認雙方元首通過電話。大陸的立場是「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而所謂談,也不會是在美國已對中國大陸開徵超高關稅的情況下展開。這就形成兩國毅力的較量,在此局面中,若謂美國人民的意志將勝過中國人民,恐怕難以令人置信。

戰略定力 Vs 戰略焦慮

首先是川普與共和黨面臨2026年期中選舉,如何能夠消受選民對缺乏來自中國大陸的生活必需品及物價上漲之不滿?以致勢將衝擊共和黨選情,導致川普提前跛腳。其次,當大陸把這場關稅戰定位為兩個最大經濟體的消長對決,甚至是中華民族與盎撒民族總體意志及治理體制的對決時,若要設想川普能夠動員美國人民投入這場「聖戰」,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反而中國大陸能夠因而暫緩內部矛盾,促成全民抗美。直到最終雙方非談不可時/以美國先有實質善意為前提,兩岸關係就會成為中美大談判、大交易𥚃的項目了。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副國級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港澳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4月15日聲明指出,縱使香港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地,仍遭美方課以極高關稅,這就「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他以大陸作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國、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表示,「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其他什麼戰,都沒有什麼好怕的」。

夏寶龍曾是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的省委副書記,所以他的觀點相當程度地反映了大陸高層的思想準備和積極備戰。而他那句「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則是在回敬美國副總統萬斯4月4日把中美貿易稱為美國「向中國《鄉巴佬》借錢,再去買中國《鄉巴佬》生產的東西」。雙方同為副國級人物如此尖銳互批,實為中美關係正常化五十三年來所僅見,反映了當前大陸抗美意志堅定。而之所以要抗美,是因川普任意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尤其特別嚴厲針對中國大陸。

夏的另一句話,寓意尤強:「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1950年10月大陸抗美援朝部隊進入朝鮮半島並向美軍發動反攻後,毛澤東所講的,並為近年習近平多次引用。當年大陸投入韓戰時,其GDP僅及美國的3.5%,一年鋼產量只有60多萬噸,美國則高達8700萬噸。這就形成了現在大陸「什麼戰都不怕」的底氣。

4月25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此處「國際經貿鬥爭」之說,表明了對因應川普關稅戰的嚴肅態度。於是4月29日,大陸外交部發佈題為「不跪」的兩分多鐘視頻,強調「以鬥爭求合作,則合作存;以妥協求合作,則合作亡」。因此,全球兩個最大民族毅力比拚的態勢,正在成為國際經貿格局變化的焦點。

大陸的動向也就成了影響各國回應川普的指標。4月30日,巴西總統魯拉會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時,讚賞大陸反制美國的關稅戰。而在3月30日,即川普向全球發動經貿性宣戰的前三天,中日韓三國在首爾舉行了時隔五年之久的經貿部長會議,決定加快三國自由貿易區談判。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和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擬於七月訪問大陸。

無怪乎華府智庫已在質疑川普正在迫使美國的盟邦倒向中國大陸。誠然,鮮有像民進黨政府這樣以跪姿向美國求談,也拒絕緩和兩岸關係並運用兩岸經貿關係以參與區域經貿整合,還在川普把手伸入台灣抓「小偷」時/其藉口是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在旁稱是叫好。

不跪    美方低估大陸決心

「解放日」正要滿月時,美國財政部長貝特森連續放話壯膽。4月30日,他在白宮記者會說,如果美國持續向中國大陸貨物徵收145%的關稅,中國大陸將有一千萬人失業。5月1日,他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重複了以上論調,並據此認為中國大陸願與美國達成協議。顯然美方嚴重低估了大陸不會在目前稅率威脅下進行談判的決心。

大陸在台灣陳水扁執政初期,對台政策的九字方針是「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如今,大陸因應美國關稅戰的策略,在「準備打,不怕拖」方面,可謂一致,但卻無意主動「爭取談」,立場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唯有美方做出實質的善意動作後,雙方才「可以談」。

當整個大陸社會都體認川普所發動的關稅戰,猶如過去日本軍閥的武裝侵華戰爭,是美國「經閥」的經貿侵華戰爭,就會激發民族意識,興起抗美鬥志,支持當局打一場對美經貿抗戰。那麼美國能否打一場對華經貿持久戰,就得由美國人民來回答。可以確定的是,美國人民沒有可能像當年日本人民效忠天皇那樣效忠「川皇」。

一旦川普不得不提出足以促使中美談判的條件時,且大陸仍堅持「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台灣就會成為中美在餐桌上的菜單,墜入如同烏克蘭般被決定的命運。這對大陸而言,有得無失。但對台灣來說,比起上次國民黨執政期間,兩岸一起坐上餐桌,共同決定及享用23道菜色/簽署互惠雙贏的23項協議,何者對台有利,答案是十分清楚的。足證基於兩岸同屬一中架構的政治互信以運作對等協商機制,對台灣的安全與繁榮何其關鍵,然而,現今台灣執政者竟反其道而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