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宣布將對台灣課徵32%的關稅,總統賴清德面對川普關稅壓力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投書澎博(Bloomberg),向美國說明台灣對於台美貿易的戰略思考,表示將透過對話排除貿易障礙、增加投資,並以關稅降至為零為目標。
賴清德指出,台美紐帶是建立在自由的信念之上的。幾十年來,並肩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面對中共的軍事壓力,台灣依然是區域民主和平的堡壘。
在經貿上,台灣已成為美國的重要投資者。台積電最近就宣布,將在美國投資 1,650億美元,這將為美國創造40,000個建築工作崗位,並在先進晶片製造和研發領域創造數萬個工作機會。
賴總統進一步指出,為了回應川普的關稅政策,台灣確定以下幾項核心原則:
第一、台灣將尋求重啟貿易談判,降低台美之間的所有關稅,願意在與美國互惠的基礎上,進一步將該稅率降至零。
第二、台灣將迅速擴大對美國產品的採購。台灣將尋求透過從美國採購能源、農業和其他工業產品來縮小貿易不平衡。賴總統表示,還將進行額外的武器採購,強化自衛能力與致力於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第三、台灣將加強對美國的投資。除了半導體之外,會投資於電子、資訊通信技術、能源和石化領域。賴總統指出,將建立一個跨機構的「美國投資小組」來負責雙邊貿易和投資。
第四、台灣將致力於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解決美國對出口管制和透過台灣不當轉運廉價商品的擔憂。
賴清德強調:「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中國日益強勢的背景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不僅僅意味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是區域安全的重要支柱。」
川普原訂9日實施對多國的對等關稅,但他在台灣時間10日凌晨宣布,由於有超過75國表示願意進行談判且未採取報復行動,他決定該措施暫緩實施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但是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將提高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