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最近推出的ChatGPT影像生成器,因能生成具有日本動畫工作室吉卜力風格的迷因圖,一夜爆紅,激起網路熱烈討論。前台北市議員「呱吉」邱威傑形容這現象如同90年代的葡式蛋塔店,突然在街頭巷尾遍地開花。他指出,許多人只是因為好玩而生成吉卜力肖像,最終只是自娛自樂,對於任何個人才華的表現並沒有實質意義。「我認為應該擁抱未來,而不是心存恐懼」。
呱吉在臉書發了一篇長文提到,數天前全球網路經歷了一場「吉卜力之夜」,因為ChatGPT 4o的更新,帶來了強大的影像生成能力,許多人紛紛將自己的肖像或喜歡的迷因轉換成吉卜力風格。其實,ChatGPT 4o的生成能力不僅限於此,但吉卜力無疑是全球動畫愛好者的共通認知,或許這也反應出大家創意的匱乏,導致吉卜力肖像如同90年代的葡式蛋塔店般瞬間遍佈。
呱吉指出,隨著熱潮過後,開始出現各方反思。有些人認為這涉及版權問題,而其他人則引用宮崎駿對人工智慧的評論,表達創作者的擔憂。讓這場嘉年華在一些有識之士之間,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呱吉認為,設計智慧財產權是因為所有人類文明的進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禁止概念的模仿或學習,那文明的進程就會大受影響,所以我們也要保護創作者可以參考或借用各種觀點和概念。
呱吉進一步指出,人類歷史反覆證明,關鍵科技的出現對文化的影響是不可逆的。例如,CD的誕生改變了音樂產業的變現模式,任何能販售光碟的方式都成為音樂發行商的賺錢工具。然而,隨著串流音樂平臺的崛起,音樂產業再次翻轉,無論SONY或其他音樂發行商提出了多少防盜措施,最終實體光碟成為情感的象徵,而無法再成為主要的收益來源。
呱吉最後說,一般人單純為了好玩而做的吉卜力肖像終究只是自娛而已,當大家看多了,也不會視為任何個人才華的展現。大眾在審美疲勞後,終究會因為普及與稀有的特性而重新定義創作才華的標準。所以「建議擁抱未來,而不是戒慎恐懼」。
針對AI生成圖,動畫大師宮崎駿曾對媒體表示,「我覺得這沒什麼好笑的,做這種事的人很痛苦,非常的不愉快」。宮崎駿更怒批「這是對生命的侮辱」。
因此,近日網路上傳出日本的律師事務所寄出警告信,要求應用程式立刻停止使用吉卜力風格進行圖像轉換,更稱將訴諸法律行動;但吉卜力工作室澄清稱,工作室從來未要求任何人停止AI生成圖片的公告,網路上流傳的文件並非是官方發布的。
有關吉卜力蜂侵害著作權的疑慮,世新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許志明對此表示,「若做為商業用途,它又非常的像吉卜力的風格,這個就有可能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