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賴總統請看「解密烽火產業」

俄烏戰爭3周年,美俄會晤討論烏克蘭和平,然烏克蘭不僅被排除在外,國家已盡成廢墟,對台灣、對賴總統的施政應帶來深刻啟示。圖/中央社
俄烏戰爭3周年,美俄會晤討論烏克蘭和平,然烏克蘭不僅被排除在外,國家已盡成廢墟,對台灣、對賴總統的施政應帶來深刻啟示。圖/中央社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

烏克蘭經俄軍三年戰火的轟炸,滿目瘡痍的慘狀,令人心驚;總統澤倫斯基上不了終戰談判桌的窘境,令人悲嘆。台灣會是美中強權博奕中的另一個烏克蘭嗎?

戰爭是人類最大的悲劇。美國故總統艾森豪曾統帥過百萬盟軍打勝二戰。他說:「每開一槍,每發出一艘戰艦、一枚火箭,最終都意味著我無食、寒冷缺衣的人們在那裡偷窃。武裝的世界不僅需要發錢,也要花掉勞動者的血汗、科學家的才智和孩子的希望。」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一個月,三天一小簽、五天一大簽法案或命令,時時高喊「美國再次偉大」,而誰都知道,他兵臨中國城下,台灣是他必打的牌。賴清德總統立即應聲軍購達到3%GDP,並倡議「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聯盟」,想花插前面。問題是,緊抓美國大腿會是最佳策略嗎?台灣除了備戰,抗中或反中外,別無其他好的方法了嗎?

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台灣是不是在替美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而賴總統更不能忘記的事實是,美國政府至今給我們的卻近乎都是防衛型武器。

三立應該是賴總統會看的電視,《消失的國界》最近播放的「傭兵,解密烽火產業」。這裡的俄國傭兵其實跟台灣在美中對抗中的角色類似,人命淪於被可割可棄的草芥。賴總統身繫全台人民身命財產的安全,不能不戒慎恐懼。

俄烏戰爭居然變為戰爭服務業,也成了國際傭兵的外包供應鏈了。「當俄烏戰爭的傭兵是人生最愚蠢的決定。」這是九死一生的廓爾喀戰士逃離戰場後的自白。這些尼泊爾勇士為何願為每月新台幣六萬元的收入去賣命?亡者的家屬痛訴「最後晚餐沒能吃完,就成俄烏砲火下的亡魂。」家鄉經濟不好是主因。德國新總理默茨說:「只有我們克服了經濟疲軟,才能再次在歐盟得到尊重。」台灣的經濟承擔的起長年的軍事重負嗎?翻翻歷史,不難找到答案。

戰爭在地緣政治中的現實是,民族主義、國家安全、政黨利益隱藏了武裝的血腥殺戮,包裝了戰爭的無情無義。政客和軍火商肥了,人民卻瘦了!

自由經濟鼻祖亞當.斯密兩個半世紀前就已預言:「要使國家從最低的蠻野達到最高程度的富裕,所需無他,只需要和平、合宜的稅制、以及公平的司法。」和平為何失敗呢?有缺陷的領導人、歷史性的不義、可怕的貧窮、憤怒的青年男性、便宜的武器和災難性的事件都是主因。

戰爭不是不可避免,而是人民忽視了衝突可被避免的那些時候。賴政府上台後對於兩岸關係強硬的情緒有餘,軟性的理性和感性都不足。戴維戈爾說:「假若人類的歷史被證明不比黑猩猩在加油站玩火柴的故事高尚多少,那將是最大的悲劇。」賴總統的擇善固執豈能等於玩火?!

沒有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的理論印證核武相互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會導致雙方因無法取勝而停戰。台灣對中國在軍事上沒有這種威嚇本領,除非靠美國;然而,美國一定可靠嗎?我們沒有不可承受的代價嗎?學學新加坡吧!台灣比她處在更關鍵的地理位置上啊!賴政府不能因為美國國務院的官方網站刪除了「不支持台獨」就滿心雀悅,忘了她也正在玩弄的兩岸帽子戲法。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說:「武力不能維持和平。只有互相理解才可以。」近代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認為,歷史證明依靠建立共同的身分認同,以共同的情感為基礎,是很有效的促進和平的方式。武器本身不足以維護和平,必須靠人,而侵略行為如果沒有限制,最終總會導致戰爭。台海兩岸的敵視惡意螺旋近年快速上升,這難道是台灣人民之福?大家要深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