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寧默/政治大學博士生
2月24日俄烏戰爭滿3週年,美俄關係卻極速回暖,雙方代表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會談媾和,卻不邀當事人烏克蘭及息息相關的歐洲國家。引起後者不滿,但美反而指責澤連斯基拖延大選,暗示談判對象應包括更多角色,局面對澤連斯基相當不利。
目前外界已知川普向烏克蘭提出對開發礦產資源協議以償還美國援助,澤連斯基被迫接受;川普還提出烏克蘭需歸還5000億美元援助款,盡管澤連斯基稱只受到了670億美元的武器和31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2月17日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披露了一份駭人聽聞的美國烏克蘭和平方案,內容涵蓋烏克蘭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港口、基礎設施等,50%的採礦收入將被美國攫取,條件苛刻堪比《凡爾賽條約》。
美俄關係升溫,當然凸顯澤倫斯基處境艱難。俄烏衝突以來,澤倫斯基塑造自己「硬漢」形象,總是身著軍綠服裝出席正式場合,意謂對俄羅斯將「抵抗到底」。美民民主黨主政時期澤倫斯基受到西方社會普遍歡迎,基輔成為各國政要的熱門打卡地。然而,隨著美國政治轉向,「抵抗到底」被川普斥責為「無意義的犧牲」,美國從慷慨的援助者變為兇惡的勒索者。至於歐洲,是否繼續援助烏克蘭態度仍不明確,多國拒絕向烏克蘭部署地面維和部隊,基輔當局形同被棄。
烏克蘭若舉行大選澤倫斯基將下台
2023年11月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取消戰時總統選舉,避免選舉威脅國家團結,澤倫斯基以戰時狀態為理由壓制反對派活動,例如制裁前總統波羅申科、限制媒體言論、打擊親俄政黨、嚴禁居民自行拍攝上傳戰爭畫面等,並將一切反對力量打成叛國行為,引發許多爭議。所以澤倫斯基被川普諷刺說支持率僅為4%,雖然川普沒有透露此項數據來源,澤倫斯基也反批川普政府被假訊息誤導,但川普意在指出澤倫斯基支持率已大不如前,也暗示一旦開放大選澤倫斯基可能被民意淘汰出局。若開放選舉,誰有可能挑戰澤連斯基,目前烏克蘭內部有眾多政治勢力,且具備相當高的民意支持的是前烏軍總司令札盧日內(Valerii Zaluzhnyi),扎盧日內軍旅資歷十分輝煌,曾擔任第51近衛機械化旅指揮官、西部作戰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副司令,以及烏克蘭武裝部隊參謀長。在其帶領下,烏克蘭抵禦了俄羅斯最初的攻勢,收復部分失地,被譽為「鐵將軍」。直到2024年2月,因與澤連斯基不和被換下,現擔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
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和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兩位前總統也有一爭之力。其中波羅申科立場和澤連斯基接近,均為激進反俄派。波羅申科是2014年廣場革命的主要受益者,目前遭受澤連斯基政府腐敗指控和制裁;季莫申科政治立場相對獨立,任期內處理西方和俄羅斯關係較為平衡,能夠遊走兩者之間獲取利益最大化,曾成功與俄羅斯進行天然氣價格談判,其本人以反俄立場自居,強調烏克蘭的獨立屬性。
克里琴科(Vitalii Klitschko)原是世界著名拳擊手,現任基輔市長。克里琴科2005年進軍政界,2010年創立烏克蘭民主改革聯盟(UDAR),主張親歐盟的政治路線,2012年當選為最高拉達議員,廣場革命中任重要領袖,2014年當選基輔市長連任至今。俄烏衝突後克里琴科成為首都保護者,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礎。
喜劇演員被迫悲劇收場
去年5月,正在俄烏戰場膠著之際,一條新聞報導澤倫斯基購買了一座塞浦路斯的商業地產,隨後該消息遭到親西方「事實查核中心」駁斥為假消息。其實無論真假,現在都到了必須考慮Plan B的時刻。川普對澤倫斯基的批評不斷升級,最新的批評已經將澤倫斯基稱為「獨裁者」,過激的言辭甚至引來了對手俄羅斯的關切。若美國決心換人,澤倫斯基能否全身而退,令人關切!他的一人政黨「人民選擇黨」又將何去何從?
看戲的觀眾常會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澤倫斯基是昔日各方勢力選中的喜劇演員,如今瀕臨被棄,澤連斯基能否逃脫悲劇的命運,現實可能遠比演戲的劇情更加複雜吧?!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