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起!日本群馬養殖場爆發豬瘟感染 緊急撲殺8700豬隻

耳部出現紫斑是豬隻感染豬瘟的典型症狀。圖/取自日本農林水產省官網
耳部出現紫斑是豬隻感染豬瘟的典型症狀。圖/取自日本農林水產省官網

日本群馬縣上周五(21日)宣布,位於前橋市一處養豬場出現豬隻感染豬瘟(CSF,Classic Swinf Flu)案例,當天已啟動對場內飼養約8700頭活豬進行撲殺,預計將在下月(3月)3日前安樂死,之後包括消毒在內的所有防疫措施將於下月8日前完成。

《朝日新聞》報導,這是日本今年(2025年)以來第二起豬瘟病例,上個月(一月),前橋市另一家養豬場也確診了豬瘟病例。根據日本國家畜產先前統計,群馬縣的生豬飼養量為61萬頭,僅次於鹿兒島縣(120萬頭)、北海道(75萬頭)、宮崎縣(72萬頭),居日本第四位。

群馬縣農業部門指出,上周四(20日),一家養豬場發現約30頭豬隻死亡,獸醫立即通報畜牧衛生所,並對25頭死豬進行檢測,發現其中19頭疑似感染。國家實驗室進行了進一步檢測,並於上周五晚間確認為陽性。檢測呈陽性的豬隻曾接種過豬瘟疫苗,但由於接種時間不長,可能還未產生足夠的抗體。

該養豬場有安裝防護圍欄,防止野豬等動物的入侵。由於附近的養豬場已經接種了疫苗,群馬縣暫時不打算限制豬隻的活動或運輸,要求所有養豬場嚴格遵守畜牧業衛生管理標準。

群馬縣農業廳在上周五晚間的記者會中表示,認為這起個案與上月撲殺5529頭豬隻的案例沒有關聯,「進出的屠宰公司不同,距離也很大,所以認為沒有聯繫」。群馬縣知事山本一太表示:「這非常令人遺憾。我們將竭盡全力實施隔離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

根據我國農業部的資料,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豬及野豬是豬瘟病毒唯一的天然宿主。在牛、綿羊、山羊和鹿中,已經證實不會造成臨床症狀的實驗性感染,但豬瘟病毒株可適應在兔子體內。豬瘟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經口鼻路徑感染,可透過豬與豬之間的直接或間接接觸病豬分泌物和排泄物或經由直接接觸病豬精液及血液而感染。豬隻在出現症狀前後及康復之後,均會排出大量病毒。

目前亞洲大部分地區、中美洲及南美洲均為豬瘟發生地區,民眾切勿至疫區國家豬隻飼養場所參訪,返國後亦須淋浴、更換衣鞋及澈底消毒,且應

經過1周以上時間後,始可再進入豬隻飼養場所,以確保所飼養豬隻之健康安全。台灣的豬隻已在去年(2024年)7月全面「拔針」屆滿一年,農業部已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提出申請,成為豬瘟非疫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