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韓出兵支援俄羅斯後,俄烏戰爭的態勢已出現變化,日前烏克蘭指控北韓不只派兵,傳出北韓早先就已提供100枚短程彈道飛彈給俄軍對烏克蘭進行攻擊。
有追蹤戰爭中使用武器的國際研究組織負責人周三(18日)表示,研究人員檢查了7至8月在烏克蘭回收的4枚北韓導彈的殘餘物,發現有部分零件上的流水號碼生產日期為今年,這是首次證實俄羅斯使用北韓製彈道飛彈襲烏,顯示北韓確實已繞過聯合國實施的制裁,向國際社會取得生產彈道飛彈的部分必要零件。
美聯社報導,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衝突軍備研究所(Conflict Armament Research)負責人萊夫(Jonah Leff)周三告訴聯合國安理會,實地研究人員檢查了7月和8月在烏克蘭回收的4枚北韓導彈的殘餘物,其中一枚帶有標示生產於2024年的標記,「這是北韓生產導彈,而且是在幾個月內、不是幾年內,在烏克蘭使用的第一個公開證據」。
萊夫6月下旬就曾向安理會通報,表示他領導的組織已經「無可辯駁地」證實,今年稍早在烏克蘭發現的彈道飛彈殘留物,確實來自北韓製造的導彈。周三萊夫更指出,殘骸中發現了「近期生產的非北韓飛彈零件」,其中一些帶有2023年生產標記,「表明北韓的彈道飛彈計畫擁有強大的採購網絡,儘管聯合國制裁早已禁止各國將這些材料轉讓北韓用於軍事目的」。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內班齊亞(Vassily Nebenzia)反對萊夫提出的報告,認為萊夫代表北約和歐盟,質疑他的組織能否提供公正的評估。他還指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違反了安理會的慣例,將會議「變成了政治化的滑稽行為」。
格林菲爾德反駁,認為衝突軍備研究等組織的報告,顯示了俄羅斯為何決心阻止延長聯合國專家的任務授權,因為「俄羅斯和北韓正在進行非法武器轉讓和訓練,公然違反了安理會的多項決議」。
北韓駐聯合國大使金星(Kim Song)則堅稱,北韓與俄羅斯的關係「對國際和平與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絕不能成為批評的對象」。金星指責美國及其盟國透過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軍事干預,並向烏克蘭提供包括遠程武器在內的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煽動「國家間的對抗和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