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解析王金平兩岸新論述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8日在臺北,成立由近百個社會團體、學界與政界國會前任以及現任立委大約千人所支持之「中道和平聯盟」,在此場「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王金平先生提出兩岸新論述,公開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並且強調在尊重兩岸分治事實前提下,但不放棄兩岸人民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福祉機會。

王金平先生呼籲各方接受現實狀態,但不否定歷史情感。其本人並且認為,「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化解對立、打開僵局,創造和平契機最務實作法。在此必須提醒,王金平先生理解到臺灣社會對於九二共識充滿歧見,因此才決心避免提及九二共識,王金平對於九二共識更坦承指出:「因提了不是、不提也不是,總是有人有意見」。但卻仍然肯定前副總統連戰和前總統馬英九以「九二共識」做為兩岸最大公約數,深化兩岸交流,厚植兩岸互信,為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王金平在發表此項論述後,中國國民黨基本上提出正面回應,並認為其所提出新論述係依循中華民國憲法內涵,尋求互不否認治權,擱置主權爭議立場,遵循中國國民黨黨章、黨綱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路線,彰顯出中國國民黨長期政策主張。

但在目前臺灣社會對於兩岸議題如此極化對立狀況下,許多政治評論者隨即預測綠營必然將會展開強勢反擊,經過初期短暫反常靜默後,立委沈柏洋首先開火,直斥其主張就是「一國兩制」,「主權同而不分」就是「一中原則」,以中國目前角度,兩岸完全沒有「互表」空間,兩岸原本就是不同國家,沒有什麼主權同而不分,兩個國家各自獨立。諸多綠營側翼亦隨後跟進,在綠色媒體鳴鼓而攻之;但總統府、陸委會與民進黨卻異常低調,刻意迴避表態回應。

王金平面對立委沈伯洋出面點名叫陣,毫不示弱地強勢反擊聲稱:「你要是這麼厲害,就趕快想一個解決國內政治紛爭對立的問題,這麼嚴重的衝突,難道不想辦法解決?難道就這樣放著?」王金平更是直言點破:「大家應該想想,國內都不能和諧,怎麼創造兩岸和平?這兩個是連帶的。」王金平希望從國內和諧,再進一步推動兩岸和平,並視此為各方共同責任,立場相當明確。

但中國大陸則是透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例行記者會,由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宣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並且重申「我們願意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進行交流往來、對話溝通」。此外更強調「中方願聽取各界發展兩岸關係的意見和建議,反對臺獨分裂,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共同致力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她表示,中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造福臺灣同胞,一貫支持實現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常態化。」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直接回應王金平所提論述,但卻也未曾表達任何負面評價。

儘管在政治實務上論述與敘事相當重要,但政治學畢竟不是修辭學,任何政策發言都必須與政治實力相稱;王金平在發表此項兩岸政策論述時,顯然是刻意透過成立跨越整個臺灣社會多個群體之「中道和平聯盟」,運用政治動員展現其政治實力,作為其政策論述後盾。

但吾人必須嚴肅指出,儘管王金平確實擁有豐沛政治人脈與社會關係,同時亦有不容任何政黨派派系否認之號召力,但若不能透過合法政治過程,掌握執政權力,就算有再完美政治理想,再合理之兩岸論述,到頭來還是無法改變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軌跡。

政治是個極度殘酷之競技場,唯有掌握權力之勝利者,才能夠有機會貫徹本身政治意志與理念。掌握公權力方能落實兩岸政策,否則就算人脈再足關係再好,畢竟都只能隔靴搔癢敲敲邊鼓,但卻無法主導政策趨向,亦確實無法讓北京認真看待與積極回應。

儘管吾人必須肯定王金平對於調和兩岸矛盾,推動交流讓對立情勢降溫,表達出高度熱情與使命感,但在此亦必須嚴肅指出,像綠營只知道隔空叫陣喊話,但卻在實際交流上不斷做手腳搞些小動作,絕對不可能在兩岸關係上有所突破,若要寄望綠營達陣得分,無異於緣木求魚。

但是同樣要寄望北京在已經明白寫入多項政治文件,並且亦曾多次重申之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底線上讓步,就算目前調整到強調同屬中華民族,但吾人還是要理解到,要北京改弦易轍恐怕機率相當渺茫。王金平先生能否讓北京接受「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新論述,雖然不是毫無可能,但就北京政治運作調整政策鈍重程度來說,但吾人絕對難以樂觀期待。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