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訪問北京,呼籲北京推動俄烏和平之際,幾個北約國家表示,對北京能否扮演和平角色存疑。
立陶宛外長蘭茨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接受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採訪時表示,一些歐洲國家希望中國能遏制俄羅斯,並加強歐洲大陸的安全,這是在自找麻煩。蘭茨貝吉斯本周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外長峰會受訪時說,歐洲國家希望北京介入俄烏談判是與虎謀皮,只會帶來災難。他認為中國突然成為歐洲和平的保障者難以想像。立陶宛是歐盟主要對華鷹派國家,與台關係密切,經常對北京外交政策發出警告。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佩夫庫爾(Hanno Pevkur)接受Politico採訪時,也對北京介入協助解決烏克蘭戰爭前景表示懷疑,他認為中國不會做出違背俄羅斯利益的事情」。
西方官員一再呼籲中國切斷與俄羅斯聯繫,並更積極尋求結束戰爭。貝爾伯克本月2日訪問北京時,呼籲中國支持國際和平進程,並主張結束戰爭符合整個國際社會的利益。她指出,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該促進和平與安全,不是助長衝突。中方則重申中方致力勸和促談的立場。
中國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曖昧,與俄羅斯建立「無上限」友誼,美國指控北京向莫斯科運送武器,但北京極力否認。中國與巴西提出六點和平方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最初批評該計劃沒建設性,因為它沒有要求俄羅斯撤軍。7月,烏克蘭時任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訪華,試圖重啟與北京關係並找到「共同點」。
在公開場合,中國堅持在衝突中保持中立,並維護「所有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自己定位為和平調解人,但同時中國也在俄烏衝突中因西方制裁俄羅斯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