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不想讓兩岸年輕人在笑語中相逢的民進黨 只想他們在烽火中再見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團來台,4日上午參訪新竹清華大學,不少學生與球迷到場,爭睹隨團的奧運桌球金牌選手馬龍(右)。圖/ 中央社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團來台,4日上午參訪新竹清華大學,不少學生與球迷到場,爭睹隨團的奧運桌球金牌選手馬龍(右)。圖/ 中央社

禾 安/自由撰稿人

滿心歡喜的大陸師生團參訪團行程,因為前幾天在台中洲際棒球場上大陸學生一段「恭喜中國台北隊」增添了些許雜音。不敢對劉德華在台北高唱《中國人》下手的民進黨,也不敢對人氣超過韓星的奧運冠軍抨擊的民進黨,終於抓住了救命稻草,對著一個長相甜美可愛,回答應對得體,落落大方情感真摯的恭祝剛剛奪冠的台灣棒球隊的小姐姐發起猛攻。

台灣的陸委會也多次表達「關切」,進而表示「深感遺憾,後續會按照既有既定機制做進一步的行政處分」。至於哪一條的「既有機制」,衡量是非的標準在哪,畢竟既當裁判又當球員的陸委會不想說明白——因為他們原本就帶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前提守株待兔,就等著抓住大陸師生團的小辮子,挑起對立矛盾,然後裝模作樣的當個「和事佬」。背後用意則是看到馬龍或是大陸師生團在台灣受到的歡迎,會顯得過去自己的言行像瘋癲的「8+9」。

當然,胡歌是碰不得的,畢竟是優質偶像,即使說了句「我們不分彼此」,也只能鼻子摸一摸灰頭土臉開記者會,還要表示「歡迎胡歌」;劉德華更是惹不起的,畢竟王定宇跳出來說了不到三百字,就能被全網追殺,罵到這一次馬龍來大氣都不敢出,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沈伯洋瓜分自己的流量;馬龍當然也是碰不得的,畢竟那麼多粉絲,都不是民進黨兩句「是大陸交換生啦」「是被動員來的啦」「台灣沒人知道桌球啦」能糊弄過去的——畢竟,今年光立法院門口動員上萬的青鳥,民進黨都扯著嗓子喊到聲音嘶啞,看到輕輕鬆鬆這麼多人自發接機馬龍,去哪裡粉絲追到哪裡,甚至連101董事長賈永婕都承認「人氣超過韓星」。民進黨的「抗中」神主牌在他們面前,既不是信仰,也不算金科玉律。這些政客也很清楚,在流量面前認慫吃癟就是最好的「愛台灣」—— 但我不敢動胡歌,不敢碰劉德華,不敢說馬龍一個「不」字,我總能無限霸淩你一個20歲出頭少不更事的姑娘吧,畢竟看見你和大陸學生大方得體,就戳破我的謊言,不把你打成「統戰工具」,對你極盡汙蔑,我怎麼扳回一局,挽回早就被戳的千瘡百孔的顏面呢?

然而但凡仔細、認真看過大陸女生發言的台灣人,恐怕都能感受到她的誠懇與善意。棒球並不是在大陸風靡的運動,即使運動健將如馬龍、楊倩也未必在日常生活中有過棒球經歷。但客隨主意,陸生團安排了棒球行程,現場氣氛融洽熱烈歡聲笑語,在行程結束後又願意公開受訪,表達對於台灣奪冠的祝福,這不是善意是什麼?這不是真誠的交流是什麼?這不是開放的姿態是什麼?這不是大方的祝福是什麼?不顧善意與誠懇,只揪著措辭的不同放大分歧,玻璃心碎一地是誰?追著善良真誠的小姑娘一路猛打的又是誰?說「自由民主」,結果因為用詞不同就要趕盡殺絕的是誰?

民進黨當然不樂見兩岸交流,至於「抗中」是否就等於「愛台灣」,恐怕還要觀察。畢竟——真有戰火,那些「抗中」保台政客的子女都在國外,當炮灰的重任只能交給黑熊和青鳥。他們像不像,勸架的時候在你身邊高聲拱火,打起來你發現他腳底抹油人都不見的「酒肉朋友」。而你確定這麼「有種」,卻連劉德華和馬龍都不敢正面硬剛,只知道追著小姑娘喊打喊殺的民進黨,會是條「愛台灣」的好漢?

他們不想讓兩岸年輕人在笑語中相逢,只想讓他們在戰火中相見。至於他們到時候在哪?一定在你找不到的地方繼續「愛台灣」。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